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班主任之家>>文章内容
六3班2025-2026第一学期班队工作计划(王涛)
发布时间:2025-09-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涛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夯实基础,平稳过渡,全面发展”为宗旨,紧密结合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小初衔接需求。注重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与自主管理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为小学生活后半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 工作目标

 

1. 常规目标: 巩固并提升学生行为规范水平,形成秩序井然、文明礼貌的班风。重点抓好课堂纪律、作业质量和环境卫生。

2. 学业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时间管理能力,应对学习难度加深的挑战。

3. 德育目标: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

4. 发展目标: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心理变化,加强疏导与关怀。提升班干部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安全目标: 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自护技能。

 

三、 每月工作安排(共20节)

 

九月份:主题《规范启航,尊师明礼》

 

· 第1节:《新学期,新气象,新目标》 内容:总结暑假生活,畅谈新学期展望;共同修订班级公约,明确学期集体与个人目标;进行收心教育,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 第2节:《尊师重教,感恩前行》 内容:结合教师节,开展感恩老师教育活动(如:制作感恩卡、分享与老师的故事);理解尊师的内涵,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 第3节:《行为规范深化训练》 内容:重温《守则》和《规范》,针对高年级要求进行重点解读;开展课堂、集会、礼仪等情景模拟训练,纠正不良习惯。

· 第4节:《班级岗位竞聘与职责明确》 内容:进行班干部换届竞选或调整,明确各岗位职责;树立服务意识,激发主人翁精神,共建班集体。

 

十月份:主题《爱国情怀,安全相伴》

 

· 第5节:《欢度国庆,爱我中华》 内容: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了解新中国成就;进行爱国诗歌朗诵或歌曲传唱,激发民族自豪感。

· 第6节:《红领巾心向党》 内容:学习少先队相关知识,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可根据建队日安排)。

· 第7节:《秋季安全教育》 内容:重点进行交通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防火常识教育;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 第8节:《学习经验交流会》 内容:邀请科任老师或优秀学生分享学习方法;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难题。

 

十一月份:主题《期中反思,健康成长》

 

· 第9节:《期中总结与反思》 内容:引导学生科学分析期中考试得失,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下半学期改进计划和学习目标。

· 第10节:《阳光心理,快乐成长》 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情绪,学习与压力共处和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如沟通、倾诉、运动等)。

· 第11节:《文明礼仪伴我行》 内容:深化礼仪教育,探讨校园、家庭、社会中的文明行为;进行“最美言行”评选或展示。

· 第12节:《团队协作拓展》 内容:通过有趣的团队游戏或小组挑战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十二月份:主题《法治启蒙,迎新展望》

 

· 第13节:《宪法伴我成长》 内容:结合国家宪法日,进行初步的法治启蒙教育,了解宪法地位,树立法治观念,知道权利与义务。

· 第14节:《辞旧迎新话成长》 内容:回顾一学期来的个人与班级成长变化,分享收获与感动;展望新年,许下心愿。

· 第15节:《冬季安全教育》 内容:进行防寒保暖、防滑防摔、用电安全(尤其取暖设备)以及节日期间的安全教育。

· 第16节:《新年联欢筹备会》 内容:讨论并筹备班级新年庆祝活动,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创意。

 

一月份:主题《诚信应考,快乐寒假》

 

· 第17节:《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内容:开展期末考风考纪教育,强调诚信的重要性,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 第18节:《期末复习方法指导》 内容:交流复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邀请老师进行复习策略点拨,缓解考前焦虑。

· 第19节:《学期总结与评优》 内容:进行全面学期总结,表彰各类优秀和进步学生(学习、纪律、劳动、助人等),树立榜样。

· 第20节:《快乐寒假,安全第一》 内容:进行详细的寒假安全教育(交通、饮食、防火、防溺水、网络安全等);指导合理安排寒假生活,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四、 保障措施

 

1. 紧密家校联系: 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家校联系本等多种方式,及时沟通学生情况,争取家长支持与配合。

2. 发挥骨干作用: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培训指导,放手使用,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和管理助手作用。

3. 注重个别教育: 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谈心辅导。

4. 协同科任老师: 保持与各科老师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形成教育合力。

5. 营造班级文化: 利用黑板报、展示栏等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