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2024—2025学年
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光在教学相长的步履中悄然流转,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已接近尾声。在学校“以研促教、以教提质”的整体规划引领下,语文教研组以新课标落地为核心任务,以“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为突破口,构建起“教研—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组 28 位教师秉持“深耕课堂、精研业务”的工作理念,围绕 学习任务群实施、情境化作业设计、阅读素养提升三大研究主题,开展了系统性的教研实践。这段携手同行的教育旅程,既镌刻着集体智慧的璀璨光芒,也饱含着教育者对专业成长的执着追求。此刻,让我们以时光为轴,细数这段充实而富有意义的教育历程。
一、聚智同行:构建教研共同体的多维实践
(一)制度化集体备课的深度推进
每周四上午的二、三两节课,是语文组固定的集体教研时间。学期初,组内教师就先根据市区文件精神和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定下了每周的教研内容,并根据计划实施、调整。本学期教研活动主要内容为教研课、作业设计研讨会、质量分析会、新课标学习、信息化学习等,老师们都收获颇丰。本学期,我们继续聚焦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单元作业研讨,要求各年级老师分散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做到教研活动“有主题、有聚焦、有研讨、有反思”。同时结合各级各类教师教学培训赛课活动,走进教师课堂,把基于“教-学-评一致”的“30+10讲练一体化”课堂教学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逐步转化自身的教学行为,以课堂观察、课后交流、现场互动点评等方式,进行跟踪式培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教师学习方式,促进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我们也利用了各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每周落实备课组集体备课,并上传备课材料。备课组会根据本周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解决方案,随后则请下周课程的主备人进行说课,主备人会详细介绍自己所备课程对应的课标要求,并对课标进行详细的解读,随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重难点的处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测评等问题进行阐述。备课组全体成员在主备人进行分析阐述时可自由表达观点,在组员们形成共识后,再由主备人对备课内容进行修改。之后,全体成员还可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开展二次备课,以求符合个人风格、符合班情。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命题培训
为提升教师命题能力,教研组特邀博爱小学骨干教师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命题策略”专题培训。培训从命题规范、题型创新、素养渗透三大层面展开:在基础题命题中,强调构建“字—词—句”的知识图谱,注重考查知识的结构化理解;阅读题设计聚焦情境化策略,倡导将文本与生活场景、文化语境相结合,如链接教材经典篇目进行主题拓展命题;同时强调在题型中渗透思维品质与文化传承的考查,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系统传授命题的技术路径与创新思路,为教师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性的命题指南。
(三)专业化评课能力的提升工程
5月29日,丽华三小语文组开展了以《一线教师如何评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常州市骨干教师姜涛虹老师开展讲座,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探索评课新路径。活动中,姜老师首先强调树立正确评课文化观念,秉持平等对话原则,保持开放心态,以专业视角和信息运用能力,强化评课理念。教师们需在评课中深化对课堂的理解,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通过学习《一线教师如何评课》,教师们在评课知识与技能上收获颇丰,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未来,语文组将继续深入开展此类教研活动,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力语文教学迈向新台阶。
(四)校际联合教研的深度开展
本学期持续推进与博爱小学的联合教研活动,组织骨干教师赴该校参与听课学习。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重点关注优秀课堂的教学设计逻辑、学习活动组织、课堂评价实施等环节,如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构建“作前指导 — 作中支架 — 作后评改”的完整链条。每次听课结束后,教研组组织专题研讨,将学习所得与本校教学实际相结合,形成可迁移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迭代更新。
二、深耕细作显匠心:课堂教学的系统化实践
(一)常态化教研课的循环改进
开学初制定公开课计划,聚焦十年内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构建“备课组集备—磨课改进—课堂展示—课后研讨”的闭环教研模式。授课教师以“教学评一致”为指导,将“30+10”讲练一体化课堂教学研究作为核心,在磨课过程中反复打磨教学目标的精准性、活动设计的层次性与测评方式的有效性。常态化教研课覆盖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元课型,如低年级的随文识字课、中年级的策略阅读课、高年级的单元整体教学课,通过多样课型的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样本。
(二)新课标理念的深度学习
本学期,为推动新课标落地,教研组构建:个人自学、沙龙研讨、实践转化的学习体系,个人自学阶段,教师通过批注式阅读、思维导图梳理等方式,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核心概念与要求,如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学业质量标准的层级划分;沙龙研讨围绕“新课标与教材的对接点”“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等主题展开,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理解与困惑,形成共识性解读;实践转化环节,在集体备课中重点研讨如何将新课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活动设计,如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如何整合学习任务群,在作业设计中如何体现素养导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互动,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度理解与应用。最后,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中,结合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实践,共同研讨如何更好地将新课标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中。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分享教学资源等,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调整策略,确保新课标的学习取得实效。同时,也鼓励教师们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教学质量的精细化分析
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组开展区测命题分析沙龙,建立“试卷分析——学情诊断——教学改进”的质量提升机制。教师从命题导向、考点分布、学生答题情况等维度进行细致分析,如通过分析阅读题的失分点,发现学生在不同题型上的薄弱环节,进而追溯到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深度的不足;通过分析习作评分数据,总结学生的共性问题,据此调整习作教学策略。同时建立班级教学质量跟踪档案,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为个性化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四)阅读教学的创新探索
期初教研活动中,蒋莉老师以“字里行间的魔法课”为主题,提出构建“体系化、问题化、操作化”三维阅读课堂的理念:体系化强调根据不同学段特点构建阅读能力发展序列,如低年级侧重朗读能力、中年级侧重默读策略、高年级侧重批判性阅读;问题化倡导通过主问题引领、子问题递进的方式设计问题链,驱动学生深度思考;操作化则提供角色代入式批注、任务驱动型读写等具体工具,帮助教师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会后各年级结合学段特点,开发了具有年级特色的阅读训练方式,如低年级的绘本阅读情境表演、中年级的群文阅读比较表格、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形成了校本化的阅读教学资源库。
三、特色活动润素养:语文实践的多元化路径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语文特色实践活动。特色活动是开放的、实践的、有情境的,在挑战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并提升核心素养。
(一)雨荷小讲坛的品牌化建设
本学期结合学校省阅读圈项目,持续开展“雨荷小讲坛”特色阅读活动,本学期共举办六期。活动以“课本剧展演”为载体,各年级围绕教材经典篇目进行改编与演绎,如四年级的《愚公移山》寓言剧、五年级的《西游记》神话剧。从剧本改编、角色选拔到舞台表演,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参与,教师提供专业指导。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舞台表现力,更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化了对文本情感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成为学生展示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
(二)整班写字教学的规范化推进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写汉字,写一手漂亮汉字”的良好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感悟中华文字之美,提高艺术审美,我校语文组举行了“翰墨荷香”整班写字比赛。比赛分年级制定书写标准,如低年级侧重笔画顺序的规范性、中高年级侧重间架结构的合理性。赛前各班级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书写训练,教师从坐姿、握笔姿势到笔画技巧进行系统指导;比赛中全体学生参与,统一书写内容,确保评价的公平性;赛后组织教师从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整体效果三个维度进行评分,评选出优秀班级与个人。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书写水平,更通过汉字书写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审美能力。
四、沉淀经验再出发:专业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一)阶段性成果的全面盘点
在教师成长方面:蒋莉老师开设区级讲座《具身认知理论下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维”策略》;宋艳、杨伟旗两位老师在区教海探航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蒋莉、高琦琳老师获二等奖;张丹老师获天宁区第六届优秀少先队中队活动评比二等奖。
在学生素养提升方面:徐爽老师指导的朗诵作品《如果信仰有颜色》获区二等奖;冯承志同学在常州市“生命之水”诗歌大赛中获二等奖,吴雪涵同学荣获常州市第三届“文明常州向未来”常州市青少年书信征集活动一等奖;周梓晗荣获江苏省第十八中小学生硬笔·软笔书法展示常州赛区五六年级硬笔一等奖。
(二)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
针对现存不足,教研组明确三大发展方向:一是深化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建立“问题—研究—实践—反思”的教研闭环,让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二是加强研究型教研组建设,围绕核心研究主题积累典型教学案例,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实现从“教学实践”向“教学研究”的跨越;三是关注新教师专业成长,通过“STEP”、师徒结对、个性化培养方案等方式,为新教师提供精准化指导,缩短成长周期,打造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育是一场静水流深的修行,需要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匠心成就匠心。丽三语文人将继续秉持以研促教的理念,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教研的光芒照亮课堂,让专业的力量助力成长,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书写更多教育的美好篇章。
2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