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生社团>>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趣味数学社团计划与总结
发布时间:2024-06-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卢金金

  本学期的趣味数学社团落下了帷幕。回顾这一学期的社团活动过程,学生不仅拓展了数学知识,更发展了数学眼光,积累了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活动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乐学--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猜数学谜语、走迷宫、当售货员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及独创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并从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2、巧手--操作、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深化认识,引导学生操作、实践,既能深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课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量一量、算一算、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贴一贴等教学手段,重点引导学生办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日记、手抄报、数学墙报、黑板报等。让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从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在实践中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倾听--讲故事

      小学生学好数学,除智力因素和掌握学习方法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发展。如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习惯、刻苦学习的精神等。这就要求数学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责任感、自信心等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故事活动中,用的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些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成就和数学的历史,讲述青少年学生勤奋学数学的动人事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数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肯于动脑、善于思考,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精神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举办数学故事会、数学游艺会的形式,通过讲数学故事,寓数学知识于各种游艺活动中,生动活泼,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 数学学习的动机,让学生爱上数学,有更多奇妙的规律吸引学生愿意探究和思考,这样能够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使教师的数学教学不会枯燥乏味,而是富有生机和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