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2024 学年第 二 学期 一 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量,不过对偏旁部首的认识还不熟。汉语拼音掌握得还不错,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加大阅读量。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
教学措施 1. 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 .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4.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5.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6.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围绕目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
教学内容及进度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数 | 备注 |
第1周 | 《春夏秋冬》、《姓氏歌 》、《小青蛙》 | ||
第2周 | 《猜字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 | ||
第3周 |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 | ||
第4周 | 《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 ||
第5周 | 《小公鸡和小鸭子 》、《树和喜鹊》 | ||
第6周 |
《怎么都快乐》、《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三》 | ||
第7周 | 《静夜思》、《夜色》、《端午粽》 | ||
第8周 | 《彩虹 》、《语文园地四》、《动物儿歌》 | ||
第9周 | 《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 | ||
第10周 | 《语文园地五》 | 劳动节放假 | |
第11周 | 《古诗两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 ||
第12周 | 《语文园地六》、《文具的家》、《一分钟》 | ||
第13周 | 《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
| ||
第14周 | 《语文园地七》、《棉花姑娘 》
| ||
第15周 | 《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 ||
第16周 | 《语文园地八》 | ||
第17周 | 期末复习 | ||
第18周 | 期末复习 | ||
第19周 | 期末复习、闯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