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跨学科,分享促实践
——跨学科阅读案例分享
11月10日,课题组老师齐聚会议室开展沙龙活动——跨学科阅读案例分享交流会,本次活动由课题领衔人黄蓓老师主持。课题组成员围绕跨学科阅读进行了案例的分享。
黄蓓老师分享了基于CLIL理念的英语阅读跨学科教学设计,CLIL的核心室目标语言和学科内容的高度统一,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跨学科学习,语言作为学习内容的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补充。在英语阅读课程中,设计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科技等多个领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背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等。黄老师分享了“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课的教学融合实践方法,案例中教师以情景对话的方式把澳大利亚的人文风情、地理位置、特有动物及美食美景进行了融合。本课文是典型的英语跨学科教学素材,其中不仅包括英语知识的讲解,还涵盖文化、人文等多种辅助教学元素,这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
朱玉茹副校长分享了单篇课文阅读教学中跨学科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单篇课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落实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师应在单篇课文阅读教学中增强跨学科学习的意识,通过找准学科内容的结合点,设计学科实践的互通点,贯通学科评价的多维点等,构建常态化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丰富其内涵,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邱硕元老师分享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的语文跨学科阅读建构。语文跨学科阅读是一种源于语文、为了语文并在跨学科语文实践中的阅读形态,它是语文学科与跨学科的整合、学科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将阅读作为目的这一维度来看,语文跨学科阅读旨在掌握跨学科阅读的方法与策略;从将阅读作为工具来看,旨在运用多学科的内容、知识与思维促进创意表达;从将阅读作为过程来看,旨在跨学科阅读实践中形成更为健全的情感、思维与人格。语文跨学科阅读作为一种以主题为驱动的大单元阅读,可围绕大概念统领、大问题显化、预期目标具化、活动群推进进行设计,其实施的要义主要体现为确立主题、开发阅读资源、构建阅读方式。
高琦琳老师以六上《京剧趣谈》为例,分享了《整合.延伸:小学语文学科学习实践》。《京剧趣谈》一文中的“趣”,在不同语境、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中体现的内容、特征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美学、音乐学、表演学等角度进行适度迁移。从美学角度看,京剧在化妆、服装及其他舞台美术中展现角色鲜明的个性与身份;从音乐学角度来看,不仅打击乐具有表现多种已经与情绪的锣经,而且管弦乐还具有渲染多种氛围与多种情绪的曲牌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从表演学角度讲,舞蹈与“亮相”及各类翻跌动作还必须与角色/情节相结合,展现出色彩明快、没有种种语言障碍的艺术语汇。
李霞老师则分享了《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方法策略初探》之小学语文与道法课程的整合教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而这一目标与小学语文目标内在有着趋同性特征。其小学语文课文多数蕴含着思想品质又或者法治意识的培育。所以教师可以围绕一篇课文进行引领阅读教学为了保证学生发生深度阅读学习,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凭借这些材料,来更好地达成语文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与转化,这样不仅完成跨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也将更好地训练学生网状型学习思维的形成。
跨学科案例的学习和交流,促发课题组老师思考的同时促进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