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教师:王文娟 日期:2023.10 | ||||||
题源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 题目 | 同学们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了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了27千克。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多少千克? | |||
题目所属领域 | 数与代数(解决问题) | |||||
错误解答: | ||||||
错误 类型 | 知识性错误□ 逻辑性错误□ 策略性错误√ 心理性错误□ | 错误 原因 | 1.学生整理条件的需求不足,注重了形式,没有感受到价值。 2.列表的策略意识不强,表格中整理的数学信息不完整。 3.学生只关注了文字中的数量关系,列表没有起到辅助解题的作用,变成了表面形式。 4. 列表中的信息错误,20千克是“每份数”,但是列表中表达的是总数。 | |||
知识点 |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条件 分析数量关系 | |||||
解题思路: 遇到条件较多的题目,首先想到的是采取一定的方式整理条件,采用列表的方法,使得条件更加清晰、明了。其次确定所要整理的要素,包括年级、班级个数和每班采集的千克数,从条件或者问题想起分类整理,添加表格,使得条件条理化,最后分析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解答并检验。 | ||||||
正确解答: | ||||||
题目变式: 1.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几个教室? 2.王大伯家养了12头普通奶牛和18头良种奶牛。如果每头普通奶牛每天产奶20千克,每头良种奶牛每天产奶36千克,这些奶牛一天一共产奶多少千克? 3.芳芳每分钟打350个字,照这样计算,12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如果打700个字,需要多少分钟。 | ||||||
小结: 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有列表的需求,还有突出列表对问题顺利解决的价值。对于条件较多的实际问题,为了避免条件中的信息“张冠李戴”,要用一定的策略整理条件,使得条件条理化,避免由于数字写错导致的错误,就要借助列表这样的手段规范解题的思路,避免不必要的“低级错误”。在列表中整理条件是,要清楚数学信息是“总数”还是“每份数”,因为差一个字“每”就会影响数量之间的关系,即如果是总数,就用除法,如果是“每份数”就用乘法。所有整理条件是要逐字看清具体信息是什么,同时在仔细整理信息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数量关系,所以要注重审题的策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12-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文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