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案例《什么是数学阅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践过程中和生活过程中产生。
2、培养学生与数学相关的品质。
3、具体体会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吗?(课件出示课题)
同学们看了大屏幕都知道,那同学们肯定有疑问,有什么疑问呢?数学怎么有阅读课呢?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什么区别呢?
这节课,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阅读课究竟有什么大不同。
二、欣赏对联、阅读古诗、猜谜语
提问:同学们在对联、古诗、谜语中发现什么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呢?(出示课件对联、古诗、谜语)
生:都有数字。
谈话:数字不只出现在数学中。它们可以出现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只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用心去留意,一定会发现它们的。
三、阅读数学故事
谈话:同学们肯定读过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故事,比如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等,但是你读过数学故事吗?
接下来我们来阅读一篇数学故事,请看电视机。(出示课件)
谁来读一读这篇故事给其他同学听呢?(指名若干同学读)你发现了其中的数学问题了吗?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阅读纸,用线划出问题。(学生阅读故事找问题)。
集体说一说找出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现在我们找到了数学问题,接下来要做什么呢?(解决问题)
1、我们先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
集体再次阅读问题,你怎么想的呢?
生1:直接说出答案。
生2:哥哥给弟弟4根就是一样多14,所以哥哥有18根,弟弟有10根。
生3:画图
同学们很聪明,解决了问题,欧拉也解决了,看看你做的和他说的一样吗?(出示课件答案)
2、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问题),直接回答。
3、解决第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仔细阅读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可以把鸭子分为几部分呢?(一半、一半的一半、6)可以画图理解题意,用算式写出。
再次看看你想的和欧拉一样吗?(出示课件答案)
4、解决第四个问题(出示问题)
仔细阅读问题,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
引导:可以在练习本上画图来理解题意。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小结:我们通过阅读数学故事,找到数学问题,然后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其实啊,生活中好多实际问题与数学是密切联系的,如果你用心去观察、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三、数学思维练习
出示例题,你是从哪方面开始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1) 从算式里发现 8>○>△ 只有6+2=8
(2)考虑1+4=5,4+1=5, 2+3=5,3+2=5,依次排除。
四、数学游戏:24点
游戏规则:从1-10这10个数字中任选四个数字,用加、减、乘、除把选出的数算成24.每个数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
利用3×8=24、4×6=24求解。
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数学阅读课与语文的阅读课有区别了吗?区别在哪里?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喜欢这样的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