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转瞬即逝,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实《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等教科研文件指导,数学课题组,深入挖掘课题的研究意义,突破各阶段的研究目标,落实研究阶段性任务,不断增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力、研究力,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现将本学期的研究进行以下小结:
一、已完成的工作
1.常规工作
课题组成员以各种学习形式为渠道,进行理论学习,每月完成理论学习成果,提高成员学习和提炼的能力。结合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反馈,整理典型错题教学课例与典型错题案例,渗透错题教学和管理的意识。
2.研究进程
(1)对前期的研究进行整理与提炼小结;
通过回顾前期的研究过程,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进行反思、小结和提炼。
1. 罗列小学数学学科易错题的类型
小学数学错题遍布于每一个知识领域,为了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题,先行有针对性的整理数学学科四大知识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易错点,将其归类。厘清知识伴随的易错点,并进行归属分类,有助于让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本身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和大局观。
2. 易错题的成因分析
同一道数学题会由于不同原因导致错误,本课题按成因归类,初步总结出四种类型,分别为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遗忘导致知识性错误;由于逻辑不清晰导致的逻辑性错误、由于认知与习惯较差导致的策略性错误、由于受心理原因导致的心理性错误。
1. 聚焦教师错题教学,形成“二层三阶四步式”的错题教学策略。
从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出错原因,为了预见性的尽可能将错误之苗扼杀在萌芽状态,就需要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错题教学,也就是预见性错题教学。有时学生错误的出现是必然的,那教师就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有步骤的干预性错题教学,基于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错题教学模型的探索。
课题组从课堂教学入手,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为抓手,进行归类收集、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错题教学研究。
经过若干案例研究,我们初步探索出“二层三阶四步式”的错题教学模型,如下图:
|
图1 “二层三阶四步式”的错题教学模型图
如何开展“二层三阶四步式”错题教学模型,经过进一步的错题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组提炼以下策略:
表1“二阶四步式”错题教学策略表
二层 | 三阶 | 主要策略 |
预见性 错题 教学 | 设计教学, 做好错题的预设 | 分类整理易错问题 建立错题教学系统 |
推进教学, 做好错题的干预 | 资源对比,凸显问题 举一反三,辩证教学 | |
课后指导, 设计好错题的变式 | 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创设变式,规避错误 | |
四步式 | ||
干预性 错题 教学 | 端正态度 正视错题 | 借助身边小事,发现错误的真谛 关注自身优点,转化错误的内涵 寻找典型事例,辐射榜样的力量 |
渗透价值 领悟真谛 | 督促坚持错题管理,感受效应的价值 创设错题循环测验,享受付出的收获 组织班级相关活动,体现错题的价值 | |
探索方法 指导行动 | 师生共参错题管理,形成错题资源 利用错题管理工具,进行错题管理 走进错题教学课堂,探索错题奥秘 优化错题管理方法,持续监督管理 | |
综合运用 化少为了 | 错题复习,做出正确率 错题再测,评价多元化 利用错题,思教学成效 |
2. 聚焦学生错题管理,探索“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机制策略
从调查问卷结果了解到,学生整理错题是随自己的意愿进行相应的错题管理活动,没有目标与方法,只有形式,却没有实质性的价值,课题组决定依托错题教学,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探索错题管理的模型和相应的策略。
首先从最基础的错题管理工具——错题本入手,研究其价值,充实错题管理的模型,并进一步细化提炼错题管理的策略。
研究的案例是研究过程中所碰到的典型案例,当然不同个体的错因也是不同的,所应对的策略也是各有千秋,但是我们初步根据研究探索出学生对错题管理的模式及“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模式,学生通过序列性的错题管理,清楚错题管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什么价值”的系列问题,有利于学生更新知识框架,完善知识结构,实现错题实效性、价值性,实现知识的内化。模型如下:
![]() |
图2 “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模式
如何具体让学生在行动中思考,在管理中提升呢?具体策略如下:
表3 错题管理策略表
步骤 | 主要策略 |
知识统整 | 1.中心:围绕数学学科四大领域中的易错类型进行知识的梳理 2.标准:按照年级进行梳理;按照知识类型进行梳理 3.形式:思维导图、手抄报等个性化形式 |
收集错题 | 在各项作业中收集一定数量错题 1.教师的规定 2.自己常做错的题 |
分析错题 | 对收集的错题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发现思维缺陷—理清思路 |
整理错题 | 1.利用分类的方法,将错题归类 2.用错题记录表、小报等个性化手段整理错题,寓学于乐 |
分享错题 | 1. 学生在小组、班级、学校内展示优秀错题本 2. 研讨和交流做法与心得 |
运用错题 | 1. 组织学生定期、定时翻阅回顾错题 2. 编制变式 3. 加强训练 |
学生通过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活动,收集错题,了解知识需求,确定知识层次;分析错题,挖掘内涵,探索本质,突破难点,打通思维壁垒;整理错题,使思维系统化、条理化,掌握技巧,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形式;分享错题,知识互补、方法共用、提升共行; 运用错题,巩固知识、内化知识、体现价值。
二、研究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课题组的努力,我们进行了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本课题被评为常州市重点课题。组员吴聪利老师的论文《小学数学错题分析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发表于省级期刊《教学与研究》,王涛老师的论文《小学数学知识图谱错题本的应用价值及策略初探》发表于省级期刊《教学与研究》,王文娟老师的论文《见微知著 防错于未然——小学数学逻辑性错误典型错题的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获天宁区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一等奖。通过错题课堂教学,让成员老师了解错题的错因,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学能力。学生通过错题整理与教师的错题教学,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进而有意识规避错题,提高学习成绩。
一学期的研究既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是下一阶段研究的开始,在中期评估后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将再接再厉,按照计划有序并深入性、创新性的完成后续的课题研究,争取课题研究有推广性的研究价值,广泛应用于本校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数学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