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错题管理课题>>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错题教学与管理的研究》课题小结(王文娟)
发布时间:2023-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文娟

一学期转瞬即逝,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实《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等教科研文件指导,数学课题组,深入挖掘课题的研究意义,突破各阶段的研究目标,落实研究阶段性任务,不断增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力、研究力,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现将本学期的研究进行以下小结:

一、已完成的工作

  1.常规工作

课题组成员以各种学习形式为渠道,进行理论学习,每月完成理论学习成果,提高成员学习和提炼的能力。结合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反馈,整理典型错题教学课例与典型错题案例,渗透错题教学和管理的意识。

2.研究进程

(1)对前期的研究进行整理与提炼小结;

通过回顾前期的研究过程,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进行反思、小结和提炼。

(2)小学数学错题类型与成因的研究;

   1. 罗列小学数学学科易错题的类型

小学数学错题遍布于每一个知识领域,为了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题,先行有针对性的整理数学学科四大知识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易错点,将其归类。厘清知识伴随的易错点,并进行归属分类,有助于让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本身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和大局观。

2. 易错题的成因分析

   同一道数学题会由于不同原因导致错误,本课题按成因归类,初步总结出四种类型,分别为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遗忘导致知识性错误;由于逻辑不清晰导致的逻辑性错误、由于认知与习惯较差导致的策略性错误、由于受心理原因导致的心理性错误。

(3)小学数学错题教学和管理的策略研究;

1. 聚焦教师错题教学,形成“二层三阶四步式”的错题教学策略。

从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出错原因,为了预见性的尽可能将错误之苗扼杀在萌芽状态,就需要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错题教学,也就是预见性错题教学。有时学生错误的出现是必然的,那教师就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有步骤的干预性错题教学,基于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错题教学模型的探索。

课题组从课堂教学入手,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为抓手,进行归类收集、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错题教学研究。

经过若干案例研究,我们初步探索出“二层三阶四步式”的错题教学模型,如下图:





 

 

 


 

 

 

 

 

 

 

 

 

 


图1 “二层三阶四步式”的错题教学模型图

如何开展“二层三阶四步式”错题教学模型,经过进一步的错题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组提炼以下策略:

表1“二阶四步式”错题教学策略表

二层

三阶

主要策略

预见性

错题

教学

设计教学,

做好错题的预设

分类整理易错问题

建立错题教学系统

推进教学,

做好错题的干预

资源对比,凸显问题

举一反三,辩证教学

课后指导,

设计好错题的变式

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创设变式,规避错误


四步式


干预性

错题

教学

端正态度

正视错题

借助身边小事,发现错误的真谛

关注自身优点,转化错误的内涵

寻找典型事例,辐射榜样的力量

渗透价值

领悟真谛

督促坚持错题管理,感受效应的价值

创设错题循环测验,享受付出的收获

组织班级相关活动,体现错题的价值

探索方法

指导行动

师生共参错题管理,形成错题资源

利用错题管理工具,进行错题管理

走进错题教学课堂,探索错题奥秘

优化错题管理方法,持续监督管理

综合运用

化少为了

错题复习,做出正确率

错题再测,评价多元化

利用错题,思教学成效

2. 聚焦学生错题管理,探索“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机制策略

从调查问卷结果了解到,学生整理错题是随自己的意愿进行相应的错题管理活动,没有目标与方法,只有形式,却没有实质性的价值,课题组决定依托错题教学,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探索错题管理的模型和相应的策略。

首先从最基础的错题管理工具——错题本入手,研究其价值,充实错题管理的模型,并进一步细化提炼错题管理的策略。

研究的案例是研究过程中所碰到的典型案例,当然不同个体的错因也是不同的,所应对的策略也是各有千秋,但是我们初步根据研究探索出学生对错题管理的模式及“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模式,学生通过序列性的错题管理,清楚错题管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什么价值”的系列问题,有利于学生更新知识框架,完善知识结构,实现错题实效性、价值性,实现知识的内化。模型如下:





文本框:

 


 

 

 

 

 

 

 

 

 


图2 “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模式

如何具体让学生在行动中思考,在管理中提升呢?具体策略如下:

表3 错题管理策略表

步骤

主要策略

知识统整

1.中心:围绕数学学科四大领域中的易错类型进行知识的梳理

2.标准:按照年级进行梳理;按照知识类型进行梳理

3.形式:思维导图、手抄报等个性化形式

收集错题

在各项作业中收集一定数量错题

1.教师的规定  

2.自己常做错的题

分析错题

对收集的错题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发现思维缺陷—理清思路

整理错题

1.利用分类的方法,将错题归类

2.用错题记录表、小报等个性化手段整理错题,寓学于乐

分享错题

1. 学生在小组、班级、学校内展示优秀错题本

2. 研讨和交流做法与心得

运用错题

1. 组织学生定期、定时翻阅回顾错题

2. 编制变式

3. 加强训练

 

学生通过五环相扣的错题管理活动,收集错题,了解知识需求,确定知识层次;分析错题,挖掘内涵,探索本质,突破难点,打通思维壁垒;整理错题,使思维系统化、条理化,掌握技巧,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形式;分享错题,知识互补、方法共用、提升共行; 运用错题,巩固知识、内化知识、体现价值。

二、研究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课题组的努力,我们进行了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本课题被评为常州市重点课题。组员吴聪利老师的论文《小学数学错题分析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发表于省级期刊《教学与研究》,王涛老师的论文《小学数学知识图谱错题本的应用价值及策略初探》发表于省级期刊《教学与研究》,王文娟老师的论文《见微知著 防错于未然——小学数学逻辑性错误典型错题的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获天宁区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一等奖。通过错题课堂教学,让成员老师了解错题的错因,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学能力。学生通过错题整理与教师的错题教学,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进而有意识规避错题,提高学习成绩。

    一学期的研究既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是下一阶段研究的开始,在中期评估后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将再接再厉,按照计划有序并深入性、创新性的完成后续的课题研究,争取课题研究有推广性的研究价值,广泛应用于本校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