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抄题 、剪题结合,并联合思维导图,提升错题整理效率
小学生在整理错题时,具体的过程不应是抄题、写正确答案,之后复习,因为此过程比较单调,或者说此过程劳动量较大,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认知能力水平还未达到此水准,这种错题整理的方式会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甚 至打消学生整理错题的积极性,使错题整理工作不可持续 。 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班级学生的成绩,结合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听课状态,引导学生灵活变通整 理错题的方法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整理错题 时,无须逐字逐句摘抄错题,可根据自身的理解,通过分析和 研究课后答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摘抄,以“题型归类”的方法,摘抄错题,提高错题整理效率。同时,小学生也可 使用错题剪裁的方式,直接在学习报 、练习册或者试卷上剪 裁错题,之后粘贴到错题本上,并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正 确的习题答案,强化正确答案的警示作用。另外,必须要注意的是,由于错题会越记越多,错题本会越来越厚,可能对学生 造成一定的复习压力,因此,小学教师应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用思维导图复习错题的方法,即将思维导图作为复习错题知识内涵 、引领错题记录目录的梗概。
学生在复习错题时,可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快速了解本章节错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或者解题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时,也可快速寻找到对应的目标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二、以归类分析为错题整理的主要方法,使错题本越记越薄
归类分析法是快速记录错题,并切实发挥错题集应用效 能的根本方法,但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使用此错题整理的方法时,应为学生做好基础性的 错题整理示范工作,针对重难点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全 程跟踪检查学生的错题整理内容,为学生总结重难点题型的 解题技巧。例如,在讲解与三角形相关的内容时,由于此部分内容难度较高,并且出现了比较综合性的应用题,导致学生 做题的错误率明显升高。但小学数学教师不能要求学生不分 重点地摘抄错题。“什么都记,不如不记”,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整理重点题型的意识,并以此题型为基础,分析和总 结此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并记录在错题本上。此间,针对 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重点习题,例如三角形形成条件类习题 、 小船过河类习题以及塔高确定类习题,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 课堂授课的具体情况和班级学生作答课后习题的实际状况, 在课上为学生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并挑选具体的习题 (此类习题往往是学生容易错的习题),要求学生整理到错题 本上,并与学生一同分析和总结此类习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以归类分析的方法,以“一题”带“一面”,减轻学生整理错题 集的压力,提高整理错题集的效率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小 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舍得”意识,即引导学生在 复习了三次错题之后,即可“抛弃”此部分错题,进入记录并 复习新错题的阶段,从而使错题本变薄。这是因为,如果针对 某个题或者某类题型,学生在反反复复学习了三次以上之 后,依旧无法很好地理解或者做对,说明这个题或者这种题 型应该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了 。换言之,学生并非要正确地 解答出所有的题,而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水平,有所舍得,进而 在此种整理错题集的方法引导下,在这种复习错题的过程 中,学生整理数学错题集的过程会变得更高效,整理错题集的质量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