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省级阅读圈课题>>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建构阅读圈 :“双减”背景下的读物管理项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蓓

案例概述(500字以内)

一、案例背景

为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结合我校校情和学生的特点,开展读物管理研究。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师生访谈,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在各学科的阅读能力较为薄弱,缺乏阅读技能,教师阅读指导策略不够多元,家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学业负担过重。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及学生作业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不理解文字的含义,阅读速度较慢,非连续性文本等阅读障碍较大,各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因此,这让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读物管理,整体设计学生阅读活动,阅读课堂实践探索等举措促进学生校园内学习生活的提质。

在此背景下,丽华三小认真落实“五项管理”,认真研究读物管理的相关内容,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阅读举措,让学生在阅读中滋养身心,2021年,“荷”言“阅”色阅读圈项目,应运而生。

“荷”乃雨荷,是我校荷文化的象征;“言”为表达,意在倡导学生们勇敢发声,有属于丽三独特的美好行走方式;“阅”则为阅读,同取“愉悦”之意,望学生们在阅读中愉悦身心。

案例材料(2000字左右)

一、多方参与 提升阅读外在环境

1.环境建设行动 打造多处阅读场域

优化、完善校园阅读角落,将“雨荷农场”、鸟鸣苑、蘑菇亭、天井书院、等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打造成天然的书吧,开发户外阅读活动,将阅读与生活、阅读与自然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徐徐清风、阵阵鸟鸣中品茗阅读,感受诗意阅读。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设计阅读长廊,打造班级阅读角、教研组团队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阅读沙龙区域,多方参与让我们的阅读圈更具人文性。

2.“荷香书单”行动  落实读物管理与推荐

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我校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制定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规定。规定中包括管理原则、读物推荐标准、推荐的要求与渠道以及完善了监督机制。

同时在校、班级阅览室的基础上引进了“丁博士数字图书阅览”软件、和65台平板建立数字阅览室,并坚持每年公用经费约5%用来采购更新图书,尽力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和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资源。在推荐读物方面,我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荷香书单”就是我校学生荐书团队所推荐的书单。每一期的荷香书单都不一样,其中包括“快乐读书吧”必读书单、疫情期间特殊的“云阅读打卡书单”等。

二、多元实践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1.站稳课堂每一天  培养学生阅读策略

我校教研一直主张:研究的问题来自于课堂,而问题的解决依然需要立足于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开展基于“阅读圈”的课堂教学实践,从确定阅读主题、阅读内容、课堂阅读组织方式、活动设计等方面,提炼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构建课堂阅读圈的教学模式。根据多次研究,我们从不同学科角度提炼阅读课活动的基本流程,聚焦各学科“读什么”、“怎么读”,梳理学科阅读目标与融合方式,组织有学科特色和特质的课堂。语文阅读课借助大单元教学,开展拓展式阅读和主题化阅读,把阅读融入长线作业中;数学学科关注学生理解题目的能力,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分解信息,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片、符号等数学语言,同时拓展和数学相关的绘本阅读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将阅读作业有机融合在日常作业中;英语学科根据单元主题意义,开展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相关研究,拓展学生阅读量。

2.开发阅读输出活动 培养阅读分享习惯

阅读后的输出活动是阅读圈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交际与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读后开展输出活动也是实现读物管理的闭环。在项目研究中从整体上规划学生的阅读输出活动,从板块、内容到责任部门都要有规划。从时间上,分为晨会读报、阅读漂流、午读时光。“双减”政策落实后,我们还可以增添课后服务阅读分享时光。活动形式上主要通过比赛类、讲坛类、活动类,引导学生“荐读”、“讲读”、“共读”、“走读”等,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画出来。

三、动态圈层  整合评价保障系统

1.开发多元评价 助力持续阅读

我校积极开发阅读圈评价量表,从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维度评价合作态度、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等。例如每学期评选“最受欢迎书目”、“最美小书虫”、“最佳引读人”、“书香家庭”,营造良好的阅读人际环境,使其成为滋养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同时,我们开发了“雨荷书田”学生阅读成长手册,记录学生一个学期的阅读经历,学生可以积攒“荷香能量”,兑换“和乐豆”,最后在“荷梦清单”中完成愿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内驱力。

2.打造红莲书房 形成阅读动态圈

2022年,我们打造了“红莲书房”家长阅读品牌栏目,通过阅读,使学生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我校在微信公众号栏目中开设了“红莲书房”家长阅读分享栏目,内容涵盖亲子阅读笔记,家长阅读心得,家长寄语等,通过这样正向引导与多方互动,形成动态圈,同时,我校把阅读活动和德育活动、岗位体验、学校农场活动进行了勾连,形成一个更大的“能量圈”,使其成为滋养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四、问题解决的成效与社会影响

通过此研究,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科研能力在此研究中也逐步提升。基于阅读圈的建构研究已成功申报省十四五规划课题,三项相关子课题也成功申报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教师们多篇相关论文发表与获奖。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表达能力在逐步提升。听,“小荷之声”开始了,动听的师生阅读分享为午后的校园生活增添一抹“心意”,语文学科立足“雨荷小讲坛”,开展了30期讲述我与书的故事,“STED小型演讲”展示雨荷娃们的风采。数学学科、英语学科依托“荷风剧场”,音乐美术学科制作古诗古韵书签、诗乐和鸣新年音乐会,把读到的演出来、唱出来、画出来。在一个一个的仪式感中,雨荷娃们不仅爱阅读、还善思考、并勇于表达。向上、向美的品格在隐隐闪现。同时,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升,逐步掌握阅读策略与方法,阅读素养在逐步提升。我们将继续借“双减”发力,通过阅读项目打开一个教育教研新视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