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五年系统的数学学习,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基础比较差,对基础知识、概念、理念缺乏深刻理解,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业的正确率低。故本学期的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后进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求使他们乐学,愿学,整体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六个新授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单元的“分数乘法”、第三单元的“分数除法”、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六单元的“百分数”
“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一单元“长方休体和正方体”。
“综合与实践”领域、:“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
显然,在这六个新投单元中,“数与代数”领域占83%,涉及到
认数(百分数)、运算(分数乘法、除法。混合运算、比)、方法运
用(策略)。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对长方体、正方休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合运算。
3,认识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木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发展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休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
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休的表面积、体积及共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比和百分数的意义、长方休和正方休的证,以及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休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在探索简单数学规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
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
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数学背景资料,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
活动。教学内容的星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採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5.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教学进度
单元 | 内 容 | 教时 | 周次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树叶中的比)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百分数 (互联网的普及)
|
12+1
9+机动2课时
13+1+机动2课时 +期中复习3课时
3
6+机动1课时
17+1+机动2课时 |
1 ~3
4 ~7
7~10
11
11~12
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