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袁隆平》传有感
《袁隆平》这本书主要讲了袁隆平爷爷的一生,和杂交水稻的研究情况。
袁隆平爷爷出生于1930年9月7日,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袁隆平爷爷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袁隆平爷爷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实验初期,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耕种的劳动人民又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吃不上饭。袁隆平爷爷挺身而出,担下了研究杂交水稻的重任。袁隆平爷爷外出到各地交流、试验。但这一切不是一直都顺利的,袁隆平爷爷被人反对,杂交水稻试验田被大雨淹死,栽在花盆里的水稻被人摔坏……但是袁隆平爷爷不顾他人的意见,砥砺前行。
研究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时,袁隆平爷爷毫无怨言。袁隆平爷爷每天起早贪黑、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水稻,如关爱孩子一般对待自己的杂交水稻,每天都守着杂交水稻试验田写研究记录。袁隆平爷爷的妻子邓则奶奶,一直支持着袁隆平爷爷的研究事业,陪着他一起种植试验水稻。
袁隆平爷爷一生为国争光、连外国人都没有种植成功的新型杂交水稻,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中国比外国先拿到了研究专利。
书中写到了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还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爷爷对杂交水稻高产的理想追求,是袁隆平爷爷的中国梦,他梦想到禾下乘凉,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袁隆平爷爷一生专心研究水稻,只为了让中国百姓吃得上饭,吃得饱饭,他为了中国人民能够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用尽一生心血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坚强不屈、艰苦奋斗,袁隆平爷爷是中国和全人类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逐梦九天,华夏盛愿
时间是不容折身的单行道,行之匆匆,却也道道折痕瀹一壶清香飘茗,捧一卷航天画卷。领略一代代航天人于寂静穿越晨昏晴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铸就中国航天盛景。时代更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影!
19年前,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成为了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愿望。19年后的现在,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成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这也表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中的快速发展。
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和怎样的努力,我们就有怎样的底气。十八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我们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人真了不起!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从古时的万户飞天到现在的“神舟13”号,无一不展现了中国人对于奔赴星辰大海的向往。所以到了现在,一位位中国航天人的名字出现在世界当中,为中国堆砌起了一座航天大厦。他们也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瀚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
当然被称为“最美字航员”的王亚平,也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女孩子强起来可以顶下一片天”,在这个女孩闪闪发光的背后,有我们所不敢想象的韧劲和意志。
1997年,王亚平被选上成为女飞行员,大学四年,她不仅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熟练掌握了四种机型的驾驶和各种飞行技能,但当看到“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时,一个念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那时她便在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一颗名为“航天梦”的种子。在2010年,种子长成了大树。王亚平报名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不出所料王亚平以优异的成绩进选了,从此也开启了魔鬼般的训练……每次模拟训练的失重水槽都要穿戴120多公斤的航天员水下训练服下水,达到6个小时的不间断训练,每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全马”,训练结束后体重能降一两公斤。3年过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亚平终于成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于6月11日登上了“神十”,也成为了首位中国太空太空授课的航天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让我们向不断迎接挑战的航天人致敬!感谢中国航天人为我们带来的“宇宙级浪漫”和“世界级惊艳”,也愿我们每个少年都能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汲取能量,做自己生命之舟的掌舵人。只要我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属于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迎来自己的发射时刻,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