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教师:王文娟 日期:2022.2 | ||||
题源 | 一年级下册 《20以内的减法》 | 题目 | 鸡有11只,鸭有8只,鹅有7只。 (1)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2)公鸡有5只,母鸡有多少只? | |
题目所 属领域 | 数的运算 | |||
错误解答:(1)11+8=19或11+7=18 (2)5+6=11或8+5=13或7+5=12或11+5=16 | ||||
错误 类型 | 知识性错误□ 逻辑性错误□√ 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 | 错误原因 | 审题错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对于形近字有些混淆,会干扰到解题的通畅性。 概念模糊:对“加减法”的意义应用混淆。 解题策略欠缺:没有应用相关策略进行审题。 | |
知识点 | “加法”是合起来求总数。“减法”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部分。 | |||
思路:审题圈关键词找信息理解题意,对于条件,弄清三个形近字“鸡鸭鹅”,主要是问题的理解。第一小题求一共多少,要圈出“鸭”和“鹅”,清晰问题所指的对象,不能将对应的数量错位。第二小题,注意理解“鸡”分为“公鸡和母鸡”,鸡的总数已知,已知“母鸡”数量,求“公鸡”数量。 | ||||
正确解答:
| ||||
题目变式(类似题): 小明笔筒里有12支铅笔、8支钢笔和7支彩笔。 (1)钢笔和彩笔一共有多少只? (2)用过的铅笔有5只,没用过的铅笔有多少只? | ||||
小结: 对于条件比较多,并且容易混淆的关键信息,首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理清题目中所涉及到数量关系,避免逻辑性错误。其次,指导学生解题的策略,找关键词并做标注,尤其条件多易混淆的,就要对号入座做相应的标记,提醒学生在解题中注意的关键信息,避免由于心理原因造成条件对应的数据错位而导致错误。 |
2022.2典型错题表格2(王文娟)
发布时间:2022-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文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