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错题:错题是小学生学生在数学课堂训练、课后练习、考试测验等各种习题练习中,由于自身认知及心理各种原因,诸如由于知识掌握缺陷、逻辑思维混乱、审题不够仔细、解题过程疏忽等原因,出现的解答错误的数学题目。
错题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常出现的易错题,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和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在错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做好课前备课的错题预设,加强对学生改错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进行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
错题管理:错题管理一词借鉴于知识管理。小学数学错题管理属于教师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管理的一个方面,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到错题具有价值,收集、整理自己在教学和学习中遇到的错题,并且进行分析、归类和利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小学数学错题教学和管理的文本资料。
2.经过课题的深入探讨,总结出一条学生错题有效管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的能力,建立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策略和解题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改正错题,最终规避易错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能认识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生错题的价值,在数学错题教学中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究内容
1. 小学数学错题教学和管理的文献研究;
2. 基于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小学数学错题教学和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3. 小学数学错题类型及成因的研究;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分工,针对不同年级进行对错题的收集整理并分类,数学四大领域错题类型一般分为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结合教师错题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究其错误成因,形成相应的错题资源。
4. 小学数学错题教学和管理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错题教学与管理的策略可以分为错题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后指导策略,逐步形成错题教学案例和错题管理在不同方面的策略。同时在优化错题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减少错误率,提高学习效率。
四、研究思路
流程图
五、本学期的研究计划
1.聚焦错题教学、错题管理进行文献研究,形成文献综述。
课题组成员以“小学数学错题”、“错题教学”、 “错题管理”为关键词查阅学习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小学数学错题教学和管理的国内外同行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和研究程度,以及尚待探究的方向和内容等,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结合每个月的理论学习心得,以文献为线索进行研究,形成文献综述。
2.针对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小学数学错题教学和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利用互联网问卷调查工具“金数据”对本校教学在错题教学和学生在处理数学错题方面的一些具体情况和感受,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调查问卷共进行两次,通过对比有明显的差异,从教师、学生、家长层面分析深层原因,通过对小学数学错题教学与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错题的重要性并探索其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各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调查的重点是当前学生在数学错题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效率。
3.错题教学案例研讨
这学期每个月进行一次错题教学研讨,在教学中预设错题,利用错题资源推进教学,进而让学生在思辨中提高学习质量。课后讨论,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系列资源。
4.初步进行错题教学策略提炼
结合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研讨、反思,从教学程序中初步进行错题教学策略的提炼。
第一、教学设计中关注知识多变化,做好错例预设
第二、教学交流中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调动改错积极性
第三、教学推进中整合知识结构,进行错误规避指导
第四、课后指导中关注学生能动性,进行错题变式练习
5.整理典型错题案例的类型并进行错因分析
每个月分配在各个年级的组员结合教学实际,收集整理典型错题案例,形成资源包。
6.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员指导所教学的年级班级学生以个性化的形式进行错题整理,可以建立错题本,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错题管理规范,指导学生进行错题的整理与再利用,或者为了激发学生整理错题的兴趣可以进行错题小报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评价规则,形成自评、互评的多元评价机制,后续提炼错题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