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雨荷农场综合实践课题>>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 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2-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雅静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

研究方向:     5               

课题主持人: 崔颖 张雅静                       

所在单位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申报日期 2021.6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O二一年三月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紫荆西路6

邮编:213000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名(1)

崔颖

 别

出生

年月

199004    


行政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一级

研究专长

小学综合实践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教育硕士


工作单位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手机(必填)

15195018605

 


E-mail(必填)

542157508@{域名已经过期}

 


 名

(2)

张雅静

 别

出生

年月

1990 09   


行政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二级

研究专长

小学综合实践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文学学士


工作单位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手机(必填)

13921076459  

 


E-mail(必填)

973067472@{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名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陆美娜

中小学一级

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信息技术

信息搜集与整理

高琦琳

中小学一级

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小学综合

信息搜集与整理

陆蓓蕾

中小学一级

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小学综合

信息搜集与整理

课题主持人“十三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建构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院

2020.01

核心组成员

中期评估


基于“知沟”理论的新市民子女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

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5.9

核心组成

已结题


基于汉字文化的汉字策略研究

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4.9

核心成员

已结题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小组合作的问题及策略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21.3


职业生活我体验

辅导员

2014.5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初探

知识文库

2021.4


开发“有根”的研究性学习资源

常州市年会论文

2020.3


三力合一蓬勃劳动教育生命力

天宁区教海探航

2021.5


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院

2016.11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7.10


自主童年 让孩子赢在涵养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2020.12


例谈学生“自律”品格养成的思考与实践

天宁区教育局

2020.12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阅读”是指根据不同的目的让学生走进自然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身体感受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陶冶情操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雨荷农场2009年,学校在校园里挤出一块660平方的“雨荷农场”,3-6年级各班均有“自留地”自由选择种植的作物品种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杜威先生倡导的“新教育” 理论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都认为,将学习、思考、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是学生获得真才实学的有效方法。世界上各个主要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这个教育平台上,学生将学到在课堂上、书本上所得不到的综合教育和训练,有助于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参照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课程标准是发现,他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实践的能力发展。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与教学论》的《国外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发展》中提到:


德国

美国

日本

目标

“乡土-物象”课程目标中:“......使儿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使其主动参与生活”

发展儿童对科学和社会世界的认识和创造性活动;

应用学习标准目标的五个领域及就打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整理信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年修改后的刚要中强调:通过开展横向的、纵向的学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学习和思考,能主观判断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养成主动探究及创造性地、合作地对待各种问题的能力

实施评价

强调合作学习;重视实践活动;主动探究

强调多元化、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等

强调了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

关于阅读自然的研究在知网检索中只有1篇文章是将阅读自然与教学相联系的他认为阅读自然不仅需要感官参与在探究中情感参与还需要多种方式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从而激发学生通过周边的资源来深入探究

关于研究性学习中资源利用的现状研究

研究性学习资源利用主要围绕学生和资源两方面陈伟在基础教育参考的论文中提出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存在学生学习被动和资源利用缺少参与度的问题

关于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的框架建构研究

埃德加·莫兰的观点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教育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整体的万伟在学校课程视野中的统整中提出统整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学校的主题活动统整为例使得学习与生活社会产生联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知识结合】:2021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里汪乐表在其论文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但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找出与研究性学习相契合的点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研究性学习与特色文化融合】:黎聚才刘升平江明菊基础教育的论文中以“城墙文化”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

研究性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吕晓娟李晓漪课程教材教法中提出要将学校教育资源与劳动教育基地相结合让书本知识在劳动中实践起来

关于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张兴娣在《基础教育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整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与要求。张志平在《教育观察》中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学校传统、人文风俗、地方禀赋、现代科技资源优势,走个性化的课程开发之路。结合桂林市西山小学书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情况,就其开发的途径、方向、优势、效果等进行分析探究,为其他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提供新的借鉴。 孙婷在《基础教育论坛》中从校园课程、生本课程、区域课程、实践课程四个纬度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从而形成多样化、层级化的实践课程资源体系,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凭借资源的帮助向更高处、更广处挺进。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

目标分解与表现性评价的研究

万伟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提出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应该与该课程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外在表现等相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能力一般包括创造性思维、组织规划、合作与社会交往、沟通与表达、观察、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自我反思与管理等。构建每一项能力的表现目标序列明确不同年段学生学习的目标,为有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提供导向,为教师摆脱盲目的指导提供参照。

马玲玲基于 CIPP 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中以中小学考察探究类活动课程为例,可以构建一个包含“课程开发”“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4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42 个三级指标的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小学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提供有益启示。

从常规调研和外出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来看,这门学科在大部分学校落地实施方面还很薄弱,常常流于形式。究其原因,除了学科教师本身对本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还有所欠缺以外,教师的兼职、没有找到与学校实际、学生生活较密切的融合实施点也是阻碍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多时候能力发展的平台还较单一,不够宽广。

此外,一方面,大量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学校和社会资源尚未纳入课程教学资源范围而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教育者不知道从哪里寻找合适的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整合

综上所述阅读自然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统整资源的理念下将学科主题活动等相结合在不影响其他内容实施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用好雨荷农场来发展学生的探究等方方面面的综合素养从而搜集整理阅读自然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遴选优秀形成案例集。实现以点带面辐射教学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的理解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与此同时,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适切、有意思而又有意义的整体设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框架的规划,让来自课堂学习的孤立的知识点在实践中慢慢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显得尤为迫切。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梳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资源利用存在的实际问题

2.形成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框架的资源包,为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提供合理的实施方案,为教师实施课程内容提供抓手;

3.在以雨荷农场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搜集整理阅读自然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遴选优秀形成案例集。提高教师对资源开发的能力,拓宽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渠道。

4.基于雨荷农场开展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开发资源的质量,提高教师资源开发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1.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资源利用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

利用文献研究法,搜集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情况,形成文献综述;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对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并掌握教学第一线情况;通过访谈,听取区内一线教师和学校课程管理者的经验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思考。

2.基于雨荷农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框架构建研究

我们将以一年四季为时间轴,依据年段特点,基于雨荷农场围绕“阅读”自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专题研讨,集大家的智慧,开阔研究的思路,梳理、整合活动的资源,形成资源包,成为教师手中的“教材”,让老师们有本可依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有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雨荷农场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语文基于雨荷农场让学生走进农场亲近自然从而阅读自然连续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并写观察日记与统编版教材相结合

数学让学生走进农场在大自然的氛围中用卷尺去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真正地理解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美术走近农场用感官来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用手中的五彩画笔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

体育将学生用心浇灌用爱呵护的果实与一年两季的运动会相结合让学生感受丰收的满足等等

雨荷农场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国家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将这两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亲近自然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自然中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感受自然力量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开拓创新劳动,培养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雨荷农场与学校的主题活动相结合

我校长期开展节气主题传统节日主题等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走进雨荷农场,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身体亲近自然;让学生用语言文字、五彩图画、巧手制作、艺术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在自然中的发现与感受,并和他人分享;引导学生阅读关于自然的经典图书、纪录片等,学会学习并享受知识的快乐;组织农场采摘等一系列活动,增长了孩子们对自然的认知、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结合校情,学情搭建结构清晰、有校本特色的学校层面的研究性活动框架及方案资源包,并以此为例提炼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策略。

3.基于雨荷农场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的案例研究

在以雨荷农场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搜集整理阅读自然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遴选优秀形成案例集。提高教师对资源开发的能力,拓宽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渠道。

4.基于雨荷农场开展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研究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重点在于考察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是否在活动中发生变化,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所具有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可以从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出发来进行评价。

同时,以师生是否共同得到发展、人本与校本是否得到有机融合和谐发展来也可以作为实施效果的评判,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学的效果、课程目标的合理性、社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实地考察

1.通过理论研究、访谈法调查法相结合来现状诊断,梳理我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资源利用存在的实际问题

2.通过文献、访谈实地考察方法建立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化实施资源库框架;

3.通过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进行小学研究习性学习活动整合策略研究,并初步形成相关策略;4.最后总结提炼阶段成果并物化,接受中期评估。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通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初步构建基于校雨荷农场的阅读课程框架。

第二阶段:研究计划通过文献和案例研究,探索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思路,形成设计路径。开发系列“阅读自然”主题活动。

第三阶段: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行动研究,进一步开发主题活动资源,学科融合梳理活动资源,从不同纬度开发并遴选出研究性学习资源的优秀案例。

第四阶段:数据收集中,通过行动研究和问卷调查,评价、修正、完善、形成最终体系。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2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雨荷农场展开“阅读”自然的研究性学习,建立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库。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科课程资源中学生感兴趣知识点的宽度和深度,让一线的综合实践老师有抓手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度鲜活真实的活动基地有利于提升学校活动的质量

3)在建立资源库的过程中,搜集整理阅读自然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遴选优秀形成案例集,并初步形成师生评价体系。可以不断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凸显素养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聚焦和落实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2.创新之处

1)研究方向创新

目前从对中文期刊网2001-2020年关于研究性学习文章的检索可知,已有的研究都比较重视语、数、外,相关文章约占比99.19%。而关于小学生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文章只有3篇,研究方向大都集中在信息技术、使用策略两个方面,而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框架资源包的构建没有涉及

2)研究角度创新

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是对自然的探究。此探究在知网上只有一篇以雨荷农场为抓手开展阅读自然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和提升教师对学科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等综合素养

3)得天独厚的条件支撑

2009年,学校在校园挤出一块660平方的种植地并命名为“雨荷农场”农场里种植树蔬菜草药等植物学校还专门聘请了农业知识丰富的郭师傅常驻农场给学生答疑解难配合教师活动3-6年级各班均有“自留地”自由选择种植品种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减少了人力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实施方案

 

方案

 

2021.12

 

课题组长

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资源包

 

资源包

 

2022.10

 

课题组长

基于雨荷农场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论文

论文

2022.12

组长及成员


基于雨荷农场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的评价研究论文

 

论文

 

2023.1

 

组长及成员

最终成果(限3项)

课题研究报告

报告

2023.3

课题组长

基于雨荷农场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的评价模式研究

论文集

2023.5

课题组长

基于雨荷农场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论文及案例集

汇编

2023.9

课题组成员

体系基于雨荷农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的学生成果集

汇编

2023.10

课题组成员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课题组力量强。题主持人崔颖张雅静同志参加了省级区级多项课题的研究,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课题组其他研究成员主要为教学一线教师,有机会、有能力组织调动更多的力量完成本次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年轻,富有朝气,点子多,思维活,在长期的教学中,对研究性学习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并积累了一定的方法。

2.课题前期准备充分围绕本课题,我们已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和调查研究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优质教育资源及课堂教学效益相关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提出了我们对本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界定。

3.校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此项课题研究时间、组织管理、物资、人员调配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本课题的实施更有实效性和可行性。

4.学校有着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有科学的科研管理网络有时间进行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并请市、区行家亲临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各组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确保课题顺利开展。建立课题组学习与交流例会,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积极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每位成员每学期承担一次研究课教学任务,并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修改与调整建议。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章

  月   日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章

 

                                                          月   日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章

 

   月    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