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概况
1、前期通过开题会以及业务学习等机会,学习有关《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的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我增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提高了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学习。课题组教师一边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一边学习本课题有关课题研究的方法、理论和经验。通过学习,我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科学的科研方法的指导下,迅速转化为实用的教学行为,用扎扎实实的课题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
3、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研究过程中,我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课题研究以《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校本研究》课题为主题展开实践研究。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1、学生方面:
(1)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回归,学生成为学习的的热情和信心。
(2)“合作学习”广泛开展,学习特征较为明显。
(3)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意识逐渐形成。
2、教师方面:
(1)课题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教师的科研意识、
教改意识增强
(2)教师的课堂教学开放而注重实效,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经历研究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的能力
四、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继续开展《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校本研究》课题理论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教学案例的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的撰写与交流。围绕本课题进行教学研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会,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做到以教师的个人发展促进学校课题研究的发展。
总之,课改要求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自我探究,注重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经验和需求、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探究方式,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科学课有效性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