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化能力的实践研究》微课题总结
本学期我研究的《提高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化能力的实践研究》微课题进行了结题汇报,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认识课题研究的内涵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新课程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 提高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化能力”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探究。
二、明确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转化学生思维的具体方法、措施,并形成体系和教学模式。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思维转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在实践中实施研究的主要内容
内容一:学生思维转化能力的现状。
内容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思维转化的能力。
内容三:在作业设计中如何促进思维转化的能力。
四、注重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学习网上的相关研究成果资料和文献著作,提高理论水平和指导研究方法,为下一步的实践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2)实践研究法。在“理论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问题,形成观点,并开展行动研究,以实践验证观点和理论的科学性。
五、计划好课题研究历程
1.准备阶段:
思考自己班级数学思维转化能力存在的现状,撰写开题报告。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自课题立项开始,我认真学习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关于“低段学生思维品质”的书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2)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以及设计练习,对课题研究进行及时反思总结,并对研究方案作适当的微调。 (3)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过程性资料,收集了一定的有价值的资料。
3.课题结题阶段
(1)整理、汇编课题研究材料
(2)完成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成果
1、初步探索出有利于思维转化能力的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选用直观材料创设学习情境
(3)设计开展直观的数学实践活动
2.初步探索出有利于思维转化能力的作业设计。
(1)探究类作业
(2)动手类作业
(3)情境类作业
七、课题研究体会与反思
1.课题研究的体会:
(1)实践需要高标准的理论做指导,理论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完善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既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积累,又要通过不断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
(2)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既要不断的向他人学习,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进行反思,只有不断思考和改善创新,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快步前进。
2.反思。
课题研究以来,虽然在不断摸索、探究中收获了点滴经验,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型的做法,但是我的研究还较肤浅,课题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