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该课程与心理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探索:
一、联系生活,寻找心理教育的生动场景。
教学中,我结合教材,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经验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寻找心理教育的生动场景。如《我是独特的》一课,通过学习学生要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客观评价自己,认同自我,接纳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学生运动会上不同项目的出色表现、假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班级生活中的不同岗位,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二、引入时事,抓住心理教育的合适契机。
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精选与教学重点有关的新闻热点,通过视频的形式给予学生心灵的冲击,抓住心理教育的合适契机。如《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通过各种学校和生活场景的铺设,引导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但是学生对不遵守规则的严重后果仅有冰冷数字的抽象感觉,所以我引入了公交车坠江的时事新闻,教育学生不能因为一时冲动、一己之私和好胜赌气而把安全做儿戏,一定要学会调整情绪,心中有底线,规则记心间。
三、开展游戏,创设心理教育的轻松氛围。
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渗透心理知识,为心理教育创设轻松的氛围。如《同学相伴》一课,通过开展画鼻子、孤岛求生的游戏,培养学生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品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中学习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此外,我还阅读了《应对焦虑》这本书,通过阅读分享,不光自己了解了有关焦虑的知识,如焦虑的诱因、分类等,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应对焦虑的方法,还为缓解学生的焦虑提供了指导思路。如在了解部分学生上课犯困的情况后,我教给学生即刻应对的方法,并且帮助调整学习作息计划,通过放松身体和放松精神来缓解备考阶段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