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我收获颇多。“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教学上的热门话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两年来,我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独立研究,共同讨论,尤其是通过上学期的《低段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水平
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的研究取材就应当取材于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
通过课题研究我认识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研工作者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着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及研究的价值。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我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寻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在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我体验着课题研究带来的成功快乐。
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师“参与”研究是为了科学地“改进”自身的工作,“改进”不仅仅意味着教师通过内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学行为,还意味着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使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三.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微型课题的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课题研究虽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关于课题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课题的学习与研究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解决”对专业发展的提升作用,也能真切地体验到“经历着的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体会到“拨开云雾,喜见阳光”的幸福与快乐! 此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意义上的推进,我将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在教学和教研的道路上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