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教学反思
《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凤阳地区的民间歌舞曲,本单元中华涉及了一些江淮地区有特色的音乐,一方面意在让学生形成一个概念整体,以之后可以与别的地区的民歌作听觉和演唱方面的对比。在进行了歌曲学唱以及观看相关视频资源之后,可发挥五年级学生“还没用完全进入高年级的状态,有的学生还想动一动”的优势,设计出与歌曲相符的打击乐律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教室的空间有效利用,用小型打击乐器模仿锣鼓,以加深学生对于“花鼓”这类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理解与印象。
《拔根芦柴花》作为一首江苏扬州地区的民歌,“芦苇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都是歌曲中的衬词,这一点概念需进一步给学生加强,在解决演唱方面的硬伤——音准、节奏以及软伤——演唱情绪、发声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歌词中有价值内容的提取,尤其是《拔根芦柴花》这一类民歌,亦可作为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演唱之后的补充。此外,还可以发挥民歌中地方性的优势,将扬州地区方言有机加入歌曲学唱的环节,根据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学唱扬州地区方言版的《拔根芦柴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