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科教学>>科学>>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1-02-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施婷婷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在孩子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探究活动,形成形状与结构的初步认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觉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围绕“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人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原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昼夜与四季》在小学不再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另外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岩石与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岩石与矿物资源在日益枯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第五单元《交流与质疑》,属于新编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整套教材中的安排顺序是:三上——提出问题,三下——观察与测量,四上——排序与分类,四下——调查与预测,五上——解释与建立模型,五下——交流与质疑,六上——假设与实验,六下——拓展与应用。八册教材,每册教材都有它的着重训练点。本单元教学首先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交流与质疑,接着让学生通过图片阅读、范例示范以及讨论交流明白如何与同伴去交流,怎样去质疑。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建议

1.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的活动,这些探究性的活动离不开结构性的材料。如“机械”单元需要的各种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的“建筑材料”,这些有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前搜来的,有的是需要教师为孩子们准备好的。而现在科学课上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由于一费制的关系,好多学校的科学材料并不是很充足的,而且学生手中的材料袋也没有了,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如果没有这种材料我们该如何找到其它材料去代替。另外,一些孩子在课前不准备材料让好多科学教师头疼,建议科学教师课前在每个班上张贴材料单,通知孩子们需要带哪些材料。有了结构性的材料,才算是做好了探究的准备工作。

2.慎重对待《我们怎样延续后代》单元

这一单元涉及到动植物的繁殖问题,课堂上呈现动植物的繁殖话题,问题不是太大,但在这个单元里涉及到“人是怎样出生的”这个敏感的话题,好多老师和家长都不敢轻易的涉及到这个话题,一些家长更是遮遮掩掩,这样给孩子造成了许多误解及一些不健康的价值倾向。《我是怎样出生的》是对以往教材的大胆突破,现代信息社会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与其让充满好奇的孩子“自行获取”,不如和他们一起坦然地讨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所以科学老师要和家长取得共识,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氛围,和孩子们一同面对这个科学话题。

3.动手与动脑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

本册教材中有许多动手做的内容,科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动起来。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要做到心灵手巧。如让学生设计一套方案,制定一个探究计划,绘制一张图纸等,要创造多种情境去让孩子们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探究及制作的活动过程中,要让孩子们明白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不能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同时让他们明白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探究能力的唯一标准,要知道在过程中的付出也是相当重要。科学教师既不能重过程轻结果,更不能重结果轻过程,应该做到两手一起抓。

4.关注孩子的差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们合作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显现出水平上的差异,这是必然的。尤其是在设计与制作方面可能更多的还存在性别、性格上的差异。然而多元智能向我们提出,孩子不存在着好与坏,只在发展区域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分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地方,都有他优秀的地方。我们要创设多种条件早日启发出他们的优秀,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自信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2.倡导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6.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学具

实践

活动

15

神奇的机械

 

1.什么叫机械

1

 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知道机械的作用

知道什么是机械,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机械的作用

2.怎样抬高讲台

1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发现杠杆的省力原理

 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杠杆等

认识杠杆的作用

3.斜坡的启示

1—2

 知道斜坡也是简单机械,斜面得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

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等

 发现斜面省力

4.拧螺丝钉的学问

1

 知道轮轴也是简单机械,探究运用轮轴省力

试验发现轮轴可以省力

轮轴等

 发现用轮轴省力

5.国旗怎样升上去

1

 知道滑轮的构造,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作用

知道动滑轮和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滑轮等

知道滑轮的作用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

 能够识别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比较它们的特点

了解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异同

传送装置

 发现它们的异同

68

形状与结构

 

1.折形状

1

 认识常见性质,探究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探究物体性质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鸡蛋等

探究形状与承受力

2.搭支架

1

 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知道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

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的稳固性不同

各种支架

支架的稳固性

3.建桥梁

2

 能将桥梁分类,研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大小的差异

 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瓜皮

建瓜皮桥

4.造房子

1

 能够运用结构知识设计房屋框架

 建造和设计房子

 各种材料

设计和建造房子

9

11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2

 知道一些植物能够进行营养繁殖,能用根、茎、叶繁殖

 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

 各种植物

 植物的繁殖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1

 知道动物的有性繁殖方式,知道两种基本方式:卵生胎生

 收集、分析、整理各种动物是怎样繁殖的



3.我是怎样出生的

1—2

 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后代的,体会父母的辛苦

 体验父母的辛苦



1213

岩石与矿物

 

1.认识常见岩石

1

 能观察岩石,发现岩石的特征并分类,了解形成过程

认识岩石的特征,鉴别身边的岩石

各种岩石

认识岩石

2.认识矿物的性质

2

 能认识常见的矿物及其性质并分类

 从几个方面认识一些矿物的性质

 各种矿物

认识矿物

日益减少的3.矿物资源

1

 知道怎样保护矿物资源,明白矿物不可再生

 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1416

人体的司令部

 

1.大脑

2

 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结构。知道大脑的不同功能

 体验到大脑是各种活动的最高指挥中心

 大脑模型

认识大脑

2.神经

1

 知道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了解其工作过程

 知道人在活动时,神经的反射路线



3.感觉

2

知道感觉的过程是神经系统在其中起作用

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人耳模型等

感觉产生原理

17

交流与质疑

1.交流

2

 能设计一个可供交流的研究方案,了解交流的含义

认识交流的常用方式及可采用的具体方法



2.质疑

1

 知道什么是质疑以及质疑的意义

 了解质疑的对象有哪些



第十八、十九周 期末复习 能力测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