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纪律不太好,认真的学生比较少,总体的音乐基础一般,接受能力虽不错但不肯用心上课,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乐观。每个班级这样的人较多,且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学生上课时乱叫,音不准,作小动作等,对此现象,必须狠抓、严控。
二、学段教学内容标准:
1、感受与鉴赏
(1)、 音乐表现要素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述。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货默唱。
*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独奏。
*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的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表现
2、演唱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其呼吸方法,并能在歌唱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其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
*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3-5首。
3、演奏
*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学校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能够对自己、他人或者集体的演奏进行评价。
*能够在每学年演奏乐曲2-3首。
4、综合性艺术表演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5、识读乐谱
*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以及一些常用记号。
*呢挂钩识读简单乐谱。
6、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能够运用人声、乐曲声以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者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能够以各种音源以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
*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
7、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乐于听音乐会或者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主动参加社区或者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2)、音乐与姊妹艺术
*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者诗朗诵配乐。
*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通过地域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三、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共有8个单元。卷首歌曲选用《阳光少年》,8个单元共选用34首作品,其中外国作品19首。
听赏作品17首,有8首为器乐作品。
学唱歌曲17首,其中中外儿歌、民歌9首。要求背唱《阳光少年》和《歌声与微笑》两首歌曲。
活动内容包括与听赏、演唱相结合的活动及专项活动。专项活动的形式包括律动、歌表演、我的编创、采集与分享、小小音乐剧、我的评述等。
伴随听、唱、奏、认的小蜜蜂穿插其中,本学期认识D.S.反复记号和变拍子。
个单元有“成长的足迹”与期末的“旋转舞台”组成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展示性评价活动。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以每单元平均四课时的速度推进。
周次 | 日期 | 内容安排 | 课时 | 备注 |
一 | 2/22-26 | 听:《非洲鼓魂》(选段) | 2 | |
二 | 3/1-5 | 听:《滚核桃》 | 2 | |
三 | 8-12 | 听:《牧歌》 唱:《小黄鹂鸟》 | 2 | |
四 | 15-19 | 听:《在那东山顶上》 | 2 | |
五 | 22-26 | 听:《谐谑曲》 | 2 | |
六 | 29-4/2 | 听:《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2 | |
七 | 5-9 | 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 2 | 清明节 |
八 | 12-16 | 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 2 | |
九 | 19-23 | 听:《美丽的赛林托》 | 2 | |
十 | 26-30 | 听:《钢鼓音乐》 | 2 | |
十一 | 5/3-7 | 听:《北风吹》 | 2 | 劳动节 |
十二 | 10-14 | 听:《乌鸦与狐狸》 唱:《夜歌》 | 2 | |
十三 | 17-21 | 听:《蓝色狂想曲》 唱:《红河谷》 | 2 | |
十四 | 24-28 | 听:《密西西比河》 唱:《白兰鸽》 | 2 | |
十五 | 31-6/4 | 听:《梦幻之风》 唱:《歌声与微笑》 | 2 | |
十六 | 7-11 | 听:《让世界充满和平》 唱:《闪亮全世界》 | 2 | |
十七 | 14-18 | 复习,考试 | 2 | 端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