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了作业设计研究。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在留作业时,应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三年级的学生,作业的要求相对与低年级来说有所变化,在作业的布置上要精、而且要有启发性,不能只让学生像誊文工一样,照抄一遍,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还耗费人力物力,所以精留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小学语文创新性作业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完善;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当然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首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在本学期力求改变学生作业单调枯燥、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倡导一种趣味性的、实践性的、开放性的、人文性和可行性的语文作业设计方式;而且在作业的布置上采用阶梯式、层次性,分为优、中、差。优等生的作业相对拔高,中等生其次,后进生则是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相互合作等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其次作业设计也要丰富多彩,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故事作业。课堂所学的故事,回家讲给家长听,家长再给孩子讲类似的故事,这样反复讲,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提供基础,多给孩子阅读时间,让孩子能有自己的时间来看课外书,积累课外知识,形成知识积淀。当然还可以留一些观察性作业,提高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操作性强的作业,深化知识理解,尤其是对那些不爱动脑筋的孩子,激发探究意识,开发学生思维。
最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多层次、多形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中更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缩短书面作业的时间,减负增效,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宽学生减负的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课题研究工作苦乐相伴,通过半年的课题研究,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与实践的乐趣。这样的尝试,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自身继续学习的过程,促进了教师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有效进展;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家庭作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大大增加了,由以前的被动完成作业变成了主动完成作业。如此多元、开放的家庭作业,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巩固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为“减负”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下学期我将继续加强交流和积累,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课题搞得更扎实,更好,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