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2021年1月)
丽华三小 张银凤
时光流逝,一年已经驶去,时间的流逝见证着我们”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课题组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成长,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全体课题组教师面对新的挑战,扎实工作,深入学习,不断补充自己心理学理论的不足。并在学习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年以来,我在这个优秀的团队的带动下,也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现把我的工作情况做个总结,以便来期更好地参与学习和研究。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
这一年以来,我积极参与课题组组织的的理论学习和讨论,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科研促教学、科研促教改”的重要使命。要将心理教育有计划地融入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为目的,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立志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以适应课题研究的需求,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
随着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入,需要不断研究新对策,提高实验水平,我感觉到自己理论的欠缺,这就促使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培养实验能力。为此,我除了积极参加学校课题组组织的科研培训外,还自己积极学习有关心理学书籍: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教学指南》《发展心理学》等十余部专业书籍以及与“流动儿童心理”相关的多篇论文,并经常将自己所学分享给同组老师。总之,通过参加课题组组织的集中学习和自学等形式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课题组围绕课题举办了全校性的观摩活动。2020年12月份,由本人对我校高年级学生,组织了题为《做情绪的主人》的讲座,大家听后进行评议交流,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组老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使我受益匪浅。这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决定抓住课题研究这一契机,力求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培养积极心理素质。因此,在每次做研究活动之前,我都要认真调查,了解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较为典型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活动计划和方案,做好活动设计,最后才付诸实施,以保证收到最佳效果。比如,在期中调研后,部分学生纪律松弛,学习没有了激情,学生有得过且过之嫌,厌学情绪明显,为帮助学生恢复自信,树立目标意识,开展 “我为谁学”的心理课,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自己以前最成功的三件事,以树立自信心,同时写出自己以后最想做的三件事,以树立未来目标,明确奋斗方向,并通过集体交流的方式,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冲击和体验。在活动后,谈感想中,绝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要抓紧现在,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力图唤起同学们的奋发向上意识,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观念,自觉服从集体,为班集体荣誉增光添彩。收到良好效果。
三、树立成果意识,应及时形成文字材料。
为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必须树立成果意识,改变以前做活动做完即完的方式,及时收集和整理各种材料,形成文字资料。今后我将在这方面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课题组老师。
总之,在这一年里,我在课题组老师的帮助和相互学习中,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课题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如:对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掌握不够,对课题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等。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一定会更加认真学习,,脚踏实地扎实地把我应做的工作开展起来,为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课题组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