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复习目标为: 1、以教学大纲、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研读教参,理思路、抓重点,根据知识要点提前安排复习内容。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习。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巩固学习成果,查缺补漏,以求循序渐进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精讲精练。精选训练题、题型要广,注意学生自主练习与统一讲授相结合。 3、组织形式与复习形式多样化,注重激励,提高学生的兴趣。 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针对本学期习作起步的要求,着重让学生写好人物的自我介绍、童话故事,让学生能将一件事或一个人(或物)写具体、句子写通顺。通过集中训练,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写一段话。 |
复习内容(知识点、作文): 1、要求会写的226个生字,课后“读读抄抄”中的常用词语。(练习中要求积累的成语,默写部分学生常见的或常用的。)431个生字(208个会写,剩下的个会认);“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教材中列出的常用的多音字; 2、课后要求背诵积累的片断。(练习中的古诗词、儿童诗、古今贤文、名言等,默写部分学生常见的或常用的。) 3、文本内容的梳理;理解词句的能力。(要放在语言环境中。如:修改病句、常用句式变换、常见修辞方法、常见句式、扩缩句等 结合练习册中的内容讲解。) 5、段的阅读。(选文篇幅要短小,内容要清楚,中心要明确、浅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中心句的片段;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片断;学会找中心句、比喻句;理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初步的谈认识等;) 6、片段的习作或单幅图的写话。 7.、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清楚。注意训练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请假条和留言条。 复习难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阅读和习作、常见、常用句式的认识与变换、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 |
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一)单元复习,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如:《北大荒的秋天》的第四自然段、《卧薪尝胆》的第四自然段是总分结构等。 (二)归类复习: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三)单项训练:词语归类训练 阅读方法训练 作文训练 |
复习措施: 1.制定好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确定详细的复习内容,同时研究以往期末试卷,从形式与内容上相一致。 2.抓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争取在基础知识牢固。 3.由点到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三年级的阅读与作文是中年级的重点难点。阅读与作文的复习不可以面面俱到,要由点到面,从训练中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4.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个别辅导。特别要关注学困生,重点辅导,不离不弃,真心实意耐心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趣中复习,乐中复习。重视组织形式和复习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激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6、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统一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审题、读题、检查等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