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教学反思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的《采莲谣》,是一首描写水乡儿童生活小景的作品。歌词通过对荷叶、荷花、蜻蜓、鸳鸯、红鲤鱼的生活描述,既体现了夏日荷乡的美丽与宁静,又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荷乡儿童生性活泼的性格。歌曲整体优美动听,起伏有致,突出了采莲船荡悠悠的形象。其中“沙朗朗”的运用,更为此曲平添了活泼跳跃的童趣。
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考虑到五年级算高年级,高年级学生往往对于上课内容表现得比较“死”,因此没有让他们使用乐器来模仿“沙朗朗”的声音。只是让学生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提升歌曲的演唱。在学生学唱的过程当中,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歌唱的不足。学生对于自己的演唱找出了音量偏大和不注重特殊符号等问题,接着依次解决。解决之后还可以弥补这一律动空缺的不足,将沙锤等小乐器发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沙锤作为小件打击乐器只是为了给歌曲增添亮色,关键的还是能够唱好“跳音”。学生基本上能区分出跳音与非跳音的区别,并能将它们对比表现出来,但还未达到比较完美的程度,因此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可以对“跳音”这样的特殊符号多加练习。
在解决了以上问题与不足之后再去考虑二声部的学唱。除了音高概念之外,听觉(尤其是内心听觉)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平时的积累,一方面是针对具体歌曲展开教学与练习。在“会听”的基础上做到“会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