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文章内容
《照镜子》教学反思(施婷婷)
发布时间:2020-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施婷婷

本课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二课《照镜子》本课主要组织学生玩照镜子游戏,使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建立光的反射概念,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潜望镜或万花筒,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或万花筒。

3、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

4、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能够通过假象、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事实、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

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方便。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对照镜子所产生的现象已经不感到陌生,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关注到照镜子背后隐藏的关于光的反射的科学规律。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教学难点是运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老师和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小组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这一课时,学生人手一面镜子是本课最重要的教学准备。这些材料学生容易准备,所以以学生准备为主。因为本课涉及到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属于游戏性质,所以关于实验方法问题我弱化处理,让学生自主游戏和实验。

课堂中,我根据学生的经验和本课的特点,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突出重点,在教学设计方面,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在“观察——发现问题——预测——实验验证”的探究方法中去学习,学生在玩镜子的活动中,对镜子充满了好奇心,初步人光的反射现象,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并在大家研讨归纳的基础上,得出关于反光现象的一些规律:光线是可逆的、物体的像与原物体左右相反、正立、对称等。这个规律的认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经历了探究思考的过程自行获得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

学生在照镜子的一系列活动中的实验效果十分明显,效果很好,只是看两面镜子间角度变化与所成像间的关系时,学生叙述上有些缺乏条理。在实验操作前,如果考虑好实验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布置实验要求时讲清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少走弯路,课堂教学的成效会更显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