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是综合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布置作业,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业设计的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的教育一直就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一说法。这就要求我们的综合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作为一名小学综合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我结合自己设计的分层作业尝试,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1、结合新课程理念,从实际生活出发,了解学科特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综合作业有其特殊性。一是综合性。综合知识的运用是综合的,孤立地掌握某一项知识不能直接形成综合能力。二是模糊性。综合知识没有很明确的界限,掌握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水平高低不是用对错就能衡量出来的。三是个性化。综合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设计针对性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使他们易学,乐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探究性强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而且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为了避免同学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大家做的作业是一样的,但是对已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他们的作业要求、侧重点、评价却不一样。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侧重点,却可以达到相同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趣味性比较强的作业
对学生而言,不想做作业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作业提不起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跟时间的占用是成正比的。兴趣越浓,就越舍得花时间。所以当我们在综合课上通过种种途径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趣的事情之后,还应该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感受到作业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乐的事,从而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当学生的智慧与趣味化的作业设计碰撞在一起,常常会产生很多闪亮的火花,让我们为之惊叹。
因此在作业设计当中,我都力求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