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_________语文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高琦琳______________
品格关键词 | 创造力思维 | 选择该关键词缘由(依据) | 大数据化时代使我们生活在信息茧房中,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式,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
策略(途径)通过何种作业策略提升品格 | 1.特色微书评 在学生完全“攻占”整本书后,他们对名著精彩之处最有优先发言权。于是班级内可以开展“一句话特色书评”的特色写作活动。一句话的特色书评,可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卷首语,可以是揭示作者姓名身份的简短介绍,可以是主要情节的细节勾勒,可以是写作目的的阐释,可以是概括作者艺术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总结句┉┉虽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这需要学生对整本书有着透彻的理解、独到的见解和高度凝练的概括能力。 2.线上读书吧 为了鼓励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笔者利用学生喜欢的微信、微博、贴吧等软件,建立班级研读《水浒传》的朋友圈和讨论群,鼓励学生大胆发帖,或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或互相探讨疑问,或提供相关学习资料链接,学生阅读交流可谓如火如荼。 3.改编剧本 让小学生将一个文本改编成剧本,这是一个挑战,既有对文本学习的深入要求,也有对剧本这一表达方式的熟悉与初步运用。应该说这是一个系统性活动。它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通读文本,认真揣摩理解文本。而这正是阅读课堂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发展学生思维、语言,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文本改编这一活动必须是在教师认真检查学生阅读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需要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对剧本的特点和格式要熟悉。开始进行改编时,一般可采用集体智慧,鼓励自由组合四人及以上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将文本改编成戏剧,然后进行组内排练,课堂展演。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会发现文本讲了什么自己已经完全明白了,就连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揭示的主题等都会在深刻的体验中了然于胸。
| ||
具体案例 (具体说明) | 教学《水浒传》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网络等现代多媒体工具观看《水浒传》影片;同时阅读名著,记录读书笔记,两者形成对比,找出影视作品和原著的不同之处,让他们自己挑战编导,改编故事,创新故事,最后录制成小视频放在公共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改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适当地引导他们去收集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等。通过不断地收集、改编,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改编后呈现的内容更加站得住脚跟。如有个别小组对林冲特别感兴趣,将文本中林冲的形象与影视作品做比较。通过初步感性对比,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文字刻画得更加细腻生动,以此激发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欲望,紧接着的视频录制在林冲语言、动作、情节方面都一一斟酌,使人物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