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全体数学老师团结奋进、互相协作,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数学教研氛围。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这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教师活动
1、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学期期初,数学教研组就从“前期工作总结与反思”和“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学习,大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认真分析了现状,针对目前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教师们认真梳理了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继续为学生、学校、教研组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会上,蒋校长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期许,希望青年教师抓住自己的黄金成长期,指出从学生中寻求智慧,寻找行动方向,以对学生发展有益、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本宗旨,勉励老师努力做到教研为教学服务,提倡集体备课,扎根于课堂教学。
2、以研促教 同研共学
这一年来,数学常规教研活动每周三都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特别是青年教师练习设计比赛,王涛、陈瑶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获一等奖;吕倩和陈瑶老师分别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课题,向我们展示了两节风格迥异的优质课,在研讨活动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倾听者都受益匪浅,通过相互比较和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教材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3、互联网+课堂模式花落数学组
日新月异的“平板电脑”和“全景平台”给当代教育插上了“双翼”,也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生态柳暗花明,焕然一新。数学不再抽象,数学课堂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而形象生动起来。王涛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褚勇奇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两位教师均把“全景平台”的功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也“喷薄”出数学智慧的火花,互联网+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操练和巩固的机会,为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
4、“数”系疫情,教研同行
冠状肺炎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加长版的寒假。我校数学教研组遵循“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线上教育目标,在寒假期间开展了云教研活动,老师们纷纷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和沟通平台,结合本校学情,在假期中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老师们精心准备了线上学习资料,有针对性布置学习任务,并借助各种线上平台来进行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难点,通过录制小视频及时的为学生答疑。此外,老师们还深入探讨了开学后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防疫教育、生命教育、致敬英雄教育等方面的渗透。
5、线上线下巧衔接,复学教学亮点多
为了切实做好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高效达成本学期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老师们群策群力,精准教学:
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学情诊断,重新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最后根据学情精心备课。
考虑到本学期教学时间比较紧,老师们争分夺秒,抓住每天的零碎时间,比如晨检、午检,放学时的间隙,并且把一些紧密联系的内容合并教学,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同桌互助、比一比、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二、学生活动
1、“童”心抗疫 “疫”起学数学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丽华三小的孩子们在抗疫学习的同时,依然关心国情、关注疫情,孩子们用紧握的笔,图文并茂,有板有眼地述说疫情,精彩纷呈。
高年级学生自己收集数据,绘制统计图表,观察分析,并进行客观地评价和分析,中年级孩子撰写心情日记,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加油!低年级的孩子学习七步洗手法,学习口罩正确佩戴的方法,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及防疫知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己的公民责任感。
通过本次“疫”起学数学主题活动,孩子们看到责任担当和坚韧不拔的中国精神,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我们的荣誉
在这一年中,全体师生奋力拼搏,再创佳绩。
胡文涛、贺长欣、尚金柯等多名同学获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比赛总冠军;
奚康、刘瑞等获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比赛一等奖;
顾天雪、吴雪晴同学获第十二届优秀科普小论文一等奖;
谭晨曦、赵怡晨、李珺获第十二届优秀科普小论文二等奖;
褚勇奇、吕倩、刘建英、丁红枫、吴聪利老师获区优秀小论文指导奖;
丁红枫、吴聪利、王文娟老师获区答题活动优秀指导奖;
王涛、陈瑶、王文娟老师获“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吕倩获二等奖
王涛、陈瑶、吕倩老师获“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即兴演讲”二等奖
王文娟等多位老师的数学论文获奖或发表于各级各类杂志。
丽华三小荣获第十二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优秀团体奖
过去已成历史,我们要着眼于将来,同心协力,打造更好的数学乐园,打造属于我们丽三的教育品牌!
丽华三小 丁红枫
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