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作业设计品格提升表(王文娟)
发布时间:2020-07-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文娟

学科      数学         姓名    王文娟    

 

品格关键词

主动学习

选择该关键词缘由(依据)

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也应该主动扭转传统观念,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入手,运用主题作业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积累、能力训练与情感培养的多元化目标.

策略(途径)通过何种作业策略提升品格

一、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能够理解、融入生活情境,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作业的设计真正回归生活,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注重思维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在传统的数学作业中,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禁锢在题海中,在反复机械的解题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结果上,即答案是否正确,忽视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思维的运转.针对此,在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主题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进主动学习。

三、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动学习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全面安排,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与主动探究的能力,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自主发展成为构建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主题作业进行设计,让学生不仅能够完成作业任务,更能够在作业中体现自主性,形成主动学习的品格。

具体案例

(具体说明)

在“混合运算”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后,可以以学校附近的文具超市为依托,构建学习情境,并设计了“如何在购买文具中合理运用混合运算”这一主题作业,根据作业要求学生开展如下实践:首先在放学后到文具超市中逛一逛,熟悉自己经常购买的文具的价格,并记录下来;运用混合运算知识对拟购买的文具总价进行计算,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表达自己对情境以及知识运用过程的体验. 这样的主题作业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练习的枯燥与僵化,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构建、完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了数学核心素养。

在“运算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铺设地砖中的学问”这一问题出发,为学生构建情境,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运算律的运用. 在实践中,教师为避免题海战术思维的局限,合理控制问题数量,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与互动讨论时间,在讨论中学生根据运算律的内容,对铺地砖的可能性进行多元讨论,以拓宽解题思路,在一题多解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基于“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一主题作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作业开始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小数的运用进行观察与收集,积累学习素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将素材设计成小数问题,并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完成问题的解答;检查小数加减法的运用是否准确,以及是否与现实生活相符合。这样的主题作业让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得学生成为作业设计与作业完成的主人,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全面发挥,并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