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记分线上写下一个显眼的“优”,我正准备回座位,老师却叫住了我。我停下来,疑惑地看着她。“我决定让你去当裁判。”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泪水霎时涌上了眼眶:“好的。”草草地做了答复,我便快步走到座位上,从桌肚里掏出作业,试着让自己转移注意力,可哪有心思写作业?纸上除了泪水什么都没有。
明明在家也很努力了,为什么“面试”时结巴了呢?自己向往那个舞台好久了。《爱莲说》那次活动,追着别人参加的人要台词,放学后故意去老大楼看别人彩排,如今终于被老师提名了,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站在那,而不是自己站在舞台上让别人欣赏着……
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压根没听,脑子里像放电影似的回放着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老师在台上兴致勃勃地讲课,可我一句都没听进去,只是感觉像是苍蝇的嗡嗡声在我耳边念叨。窗外的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放学后,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排队,而是独自一人走在西边的楼梯。空荡荡的楼梯,回荡着我的孤独的脚步声。
元旦联欢会那天,也是古诗文朗诵的那天。我正看着窗外,突然语文课代表出现在我的视线。她不是去表演吗?怎么来找我?接下来她说的话为我解惑:“吴老师叫你去报告厅。”原来是捎话的。等等,去报告厅?!不等她反应,我便冲出教室,她紧跟在后面。“哒哒哒……”脚步声回荡在空荡荡的楼梯里,暗淡的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谢……谢。”由于下楼梯下得快,我说话有些喘。“你应该谢谢吴老师。”“也对,话说老师为啥叫我去那?”“不知道。”短短的对话刚结束,我们便到了报告厅。我紧张地走进去,难道有人请假了?没有啊。那我来干嘛?我从茫茫人群中找到了吴老师。“你为什么后来不参加朗诵了呢?我都照人数把你给报上去了。”老师不解地问。“你不是跟我说当裁判吗?”霎时间,气氛尴尬了。“找个位置坐吧。”老师轻轻地说。“谢老师。”我边说边找座位坐下。台上的人时而大声朗诵,时而低声吟唱,我也跟着轻轻地念着。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这么投入地看节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