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科教学>>语文>>教学资源>>文章内容
统编教材中文言文如何教学(许梦芸)
发布时间:2020-04-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许梦芸

统编教材中文言文如何教学

统编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但因其自身特性等因素,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教好小学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明确 其在教材中的基本定位至关重要。基于其“初识”的教学定位,本文梳理了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的五种基本策略:以读为本教给方法,强化语用,比较发现,适度拓展,旨在努力为提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效率,丰实文言文教学策略提供新的思考。

一、初识古文,明确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小学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有别于初高中,它的 基本定位是“初识”。人教社在全国统编教材培训中 对文言文教学这样定位:我们的要求是让学生初步 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从课程标准来看,都没有让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文言文。因为课程标准是 2011 年 颁布的,而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探索策略,精准实施教学

基于上述的教学定位,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实 践,努力探索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策略一:以读为本,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要读得正确,借助拼音、注释把课文读正 确,注意句子中的节奏、停顿,注意朗读时要声断气连。比如《司马光》中的“光持石击瓮破之”,课上师生 一起标注了相应的停顿:“光/持石/击瓮/破之”。尽管 句子中间有停顿,但又要引导学生读得连贯,不能一 下一下机械停顿,要声断气连。

第二,要读得通顺,文从字顺,断句合理,通畅 自然。

第三,要读出韵味,想象文章的画面,将文章的 深意和情感带入朗读之中。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文中的“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不动”,在理解其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李子 怎样多?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的李子,会说些什么,又 是如何“竞走取之”?……在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读 懂课文,读出画面感。

策略二:教给方法,在主动学习中理解内容

文言文学习常常用到“翻译”这个词,那么小学 文言文要不要“翻译”?笔者认为,对文言文字词的理 解首先要防止这样两种倾向:第一种是置之不理型, 认为学生能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自己能把课文读 懂;第二种是字字落实型,即对课文中的每一字每一 词都不放过,古今对照逐句翻译。

策略三:强化语用,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 性、实践性课程。加强语言实践,是每一节语文课的 任务和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中,除了必要的理解,也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关注。

策略四:比较发现,在深度学习中提升思维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 容之一。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读懂 写了什么,即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与主旨,更要 把视角引向文本深处,让学生充分比较、质疑、发现, “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辨中深入学习课文,进一 步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统编教材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新的话题,我们 要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教学定位,深入思考,大胆实践,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让传 统的经典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开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