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家庭作业在水平一阶段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我校水平一学生的校本研究
【摘要】体育家庭作业作为学校体育的新兴产物,是对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具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在学校没有形成系统化,不具有针对性,对学生所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决定采取行动研究法对本校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体育教材与课堂教学,设计不同类型的内容,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家庭作业;水平一;实践探索;校本研究
一、体育家庭作业的思路由来
1、现状分析
由于全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合格率、近视率、肥胖等数据在各省市范围内连续五年降低,这一严重的现象引起了国务院、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中国教育部体育与卫生教育司于2017年11月10日制定实施《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鼓励各地各校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和体测实际,科学合理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作业内容适宜家庭体育锻炼、具有可操作性,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获得愉快的体育锻炼体验。另外,鼓励学校将体育家庭作业上网公布,设置学生与家长共同合作的项目,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鼓励学校通过不定期书面反馈、随堂测试反馈等方式,引起家长重视,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
2、内涵与特点
体育家庭作业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素质水平、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制订适合青少年学生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在家庭或社区进行的,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精神和提高素质水平为目的的一种身体练习内容。它是学校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善,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对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家庭作业主要包含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目的、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体育家庭作业的种类综合化、体育家庭作业的难易方面、体育家庭作业的反馈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体育家庭作业的主要特点是以青少年学生身心发育规律为依据,结合个体的的兴趣爱好、年龄、性别、素质水平、场地设施、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而制定的。可见,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是一项融科学性、可行性、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的工程,具有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经常优化的特点。[2]
二、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方案
1、设计出发点
政策: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并在第一条指出了它的目的和意义: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将测试对象按照年级分组,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而体育家庭作业的目的就是要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标准,借助这一媒介进行运动技能、运动习惯的提升。
内容:身体形态方面为身高、体重
身体机能方面为肺活量、视力
身体素质方面为50米跑、1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
(一)视力项目家庭作业方案
设计:结合我校的作息时间表,水平一学生的课程较为单一,在校的用眼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回家是没有笔头作业的,那么学生回家后的用眼时间就更难计算了。因此,校体育组设计出相应的视力家庭作业缓解学生的一系列视力问题。见表1:
表1: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末 |
校护眼操 | 远眺15min | 校护眼操 | 护眼小游戏 | 校护眼操 | 远眺15min |
校护眼操为我校一大特色,在原有的眼保健操的基础上改良动作,加强对眼睛的放松效果,更有效的保护视力。据研究表明,青少年儿童在持续用眼30分钟后,在外远眺15分钟能够有效缓解用眼压力。
(二)坐位体前屈项目家庭作业方案
设计: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反馈中来看,学生的身体柔韧性水平参差不齐,但在目前这个年龄段,只需要经过长期有效的练习,这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我们设计的体育家庭作业如下表2:
表2: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末 |
站位体前屈 | 睡前体前屈 | 跨栏座压韧带 | 睡前体前屈 | 站位体前屈 | 坐位体前屈 |
在完成这些作业之前对学生提出要求,每项作业必须脱鞋完成以达到最佳效果,站位体前屈中需要学生五指并拢,手掌尽可能贴地;睡前体前屈中需要学生五指并拢,脚尖内勾,双腿伸直,达到手掌慢慢移过脚尖的效果;跨栏座压韧带则需要按照指定动作层层深入。
(三) 50米跑项目家庭作业方案
设计:50米是一项考验学生爆发力与速度的短距离跑项目,在教学中,练习学生的爆发力之前,需要教会学生怎样正确的去跑,怎样正确的用力跑,从头到脚,从起跑到冲刺,养成正确的跑的习惯。但同时要根据学生回家后的具体环境以及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体育作业,如表3:
表3: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末 |
原地高抬腿跑 | 原地摆臂练习 | 提踵走练习 | 原地高抬腿跑练习 | 提踵走练习 | 跑楼梯练习 |
想要跑得快,先把根基扎稳,从头到脚,正确的动作会促进跑动的速度。原地高抬腿跑是在课堂教学后回家以后的复习,要强调抬腿的高度、位置以及速度;手臂的摆动方向与摆动幅度也是相当重要的,在课堂教学后,原地摆臂可与站立式起跑结合练习,在摆臂动作中,强调两手握拳,拳心朝上,手臂前后摆动,前摆到鼻子,后摆肘关节后顶,手摆至腰,两脚前后站立,脚尖朝前,不在一条直线上,前后退适度弯曲;提踵走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踝关节力量为目的,学生提踵走完成50步即可,上体保持正值,脚后跟不落地;周末的跑楼梯练习可以将前5天的练习有机结合起来,找一层楼梯比起找场地来说更加方便,要求是用正确的动作跑楼梯,跑上去,走下来,共计5次。
(四)一分钟跳绳项目家庭作业方案
设计:跳绳是水平一阶段体育课中重要的项目之一,也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唯一的加分项目,因此跳绳内容在秋学期的体育课程安排中拥有很大的比重。对于水平一学生来说,跳绳处于两极分化,家庭作业要针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进行设计,我们体育组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且按组别做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达到促进与提高的目标,如表4。
表4: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末 | |
熟练掌握 | 30s跳绳练习 | 30s跳绳练习 | 30s跳绳练习 | 30s跳绳练习 | 30s跳绳练习 | 2min跳绳练习 |
基本掌握 | 提踵走 | 30s跳绳练习 | 40个跳绳练习 | 提踵走 | 30s跳绳练习 | 1min跳绳练习 |
没有掌握 | 原地纵跳 | 原地甩绳练习 | 20个跳绳练习 | 原地甩绳练习 | 原地纵跳 | 20s跳绳练习 |
根据学生对跳绳技能的掌握情况,分为熟练掌握、基本掌握与没有掌握三组,从学生的跳绳速度、节奏入手布置家庭作业。
在熟练掌握组,学生人数较全班人数来说较少,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要求应保持高要求,保持每天的速度、稳定性练习,保持自己的跳绳状态;在基本掌握组,教师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与跳绳水平为目的,提踵走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踝关节发力时身体的感觉;30s跳绳练习重点提高学生跳绳的速度(甩绳速度与纵跳速度);40个跳绳重点促进学生跳绳的稳定性,即在规定个数中需要学生跳绳不断;周末的一分钟跳绳需要家长与学生相配合,家长进行测试并录下视频,孩子根据一周课中与课后的练习对自己进行检测。
在没有掌握组,教师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正确跳绳的感觉,在体育课中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学、学生示范等方法进行刺激,在课后则需要用辅助联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原地纵跳练习是最基础的方式,让学生在每一次向上跳的过程中头向上顶,两脚发力,找到自己的跳绳节奏;原地甩绳练习需要借助两根跳绳,配合原地纵跳,找节奏,寻感觉;20个跳绳练习,让学生尝试着学会连跳,间接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在周末的跳绳家庭作业中,家长对孩子进行测试,以20s为时间,手机、相机等手段记录孩子的提高。
三、体育家庭作业的反馈与效果
1、反馈
体育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校园通讯的使用情况,决定采用手机QQ班级群以及APP晓黑板等一系列手段进行体育家庭作业的反馈。体育教师将每周的体育家庭作业于每周一发布在指定的软件中,组织家长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在群中进行反馈,教师可通过这些材料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适当安排,与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接轨,直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图1、2。
图1与图2
2、效果
我们根据学生掌握跳绳的情况将学生分成适当的3组。即1组(没有掌握组)、2组(基本掌握组)、3组(熟练掌握组),以8周作为时间节点,根据每组人数的变化制定下列表格,呈现出体育家庭作业的效果。如表5。
表5:
二1 | 1组 | 2组 | 3组 | |||
时间节点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人数(人) | 7 | 0 | 11 | 13 | 23 | 28 |
占班级人数比(%) | 17 | 0 | 26.8 | 31.7 | 56.2 | 68.3 |
二2 | 1组 | 2组 | 3组 | |||
时间节点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人数(人) | 5 | 1 | 12 | 9 | 24 | 31 |
占班级人数比(%) | 12.2 | 2 | 29.3 | 22.4 | 58.5 | 75.6 |
二3 | 1组 | 2组 | 3组 | |||
时间节点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人数(人) | 7 | 0 | 13 | 7 | 20 | 33 |
占班级人数比(%) | 17.5 | 0 | 32.5 | 17.5 | 50 | 82.5 |
二4 | 1组 | 2组 | 3组 | |||
时间节点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8周前 | 8周后 |
人数(人) | 7 | 0 | 13 | 12 | 20 | 28 |
占班级人数比(%) | 17.5 | 0 | 32.5 | 30 | 50 | 70 |
结合班级的学生成绩对比显示体育家庭作业与课堂教学结合后的效果。见表6。
表6:
二1 | 2月 | 4月 | 进步数 | 二2 | 2月 | 4月 | 进步数 |
许琳琳 | 0 | 84 | 84 | 陈筱 | 0 | 55 | 55 |
刘俊城 | 0 | 94 | 94 | 魏子恒 | 0 | 77 | 77 |
杜以涵 | 0 | 90 | 90 | 包俊博 | 0 | 25 | 25 |
范思彤 | 60 | 87 | 27 | 丁扬虎 | 77 | 120 | 43 |
尹司楠 | 68 | 137 | 69 | 杜梦婷 | 60 | 99 | 39 |
王子谦 | 82 | 120 | 38 | 尹俊淇 | 90 | 137 | 47 |
卢恬逸 | 70 | 108 | 38 | 胡子涵 | 72 | 95 | 23 |
慕子铭 | 156 | 176 | 20 | 郭瑾 | 125 | 155 | 30 |
李超旗 | 139 | 172 | 33 | 陆雨婷 | 94 | 133 | 39 |
章沛垚 | 128 | 165 | 37 | 吴晗 | 139 | 154 | 15 |
二3 | 2月 | 4月 | 进步数 | 二4 | 2月 | 4月 | 进步数 |
陈昕宇 | 0 | 72 | 72 | 蒋鑫子 | 0 | 56 | 56 |
胡航源 | 41 | 87 | 46 | 李进烨 | 60 | 114 | 54 |
姬天宇 | 96 | 146 | 50 | 李璟睿 | 80 | 165 | 85 |
李紫轩 | 0 | 141 | 141 | 杨英杰 | 103 | 140 | 37 |
孟浩宇 | 82 | 113 | 31 | 王子陈 | 0 | 95 | 95 |
王博旭 | 62 | 139 | 77 | 闵柯 | 95 | 138 | 43 |
于智宸 | 102 | 148 | 46 | 张宏伟 | 98 | 146 | 48 |
艾梦琪 | 140 | 167 | 27 | 徐晟睿 | 57 | 88 | 31 |
孙晶晶 | 60 | 124 | 64 | 李想 | 64 | 95 | 31 |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在水平一阶段的体育家庭作业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申,它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新手段与新措施,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为首要目标的重要途径。
第二、通过每天学生在校的课堂学习与家长监督下的家作完成,以8周作为时间点,学生技能的进步率为100%,通过研究证明通过适当的运动量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以量变促质变,能够达到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要求。
第三、在体育教师、班主任与家长三方的努力与监督下,学生的作业完成率为98%。因此,体育家庭作业是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是易于让家长支持的,在小学阶段是完全可行的。
2、建议
第一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别、季节特点、场地器材等条件,根据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既要防止运动量不足,又要防止运动过度并且内容要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第二 ,体育家庭作业要与课堂相联系,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和技术,有效的调动学生与家长的积极性。
第三 ,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作业,不能把体育家庭作业当成硬性的任务 ,强制学生去完成,这样的做法将与体育家作的目标背道而驰。教师要经常了解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佳川, 孙洁, 唐金根. 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相关问题的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5).
[2]陆晓旦, 魏昌皓, 陈文辉. 关于学校体育家庭作业的理论思考[J]. 青少年体育, 2018, No.61(05):73+89.
[3]秦敏. 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 体育教学, 2018, 38(10):11-12.
[4]江苏省大力实施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s78/A17/s6356/201711/t20171122_319705.html
[5]李佳川, 孙洁, 唐金根, et al. 青少年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 23(12):9-12.
[6]张洁, ZHANGJie. 体育家庭作业对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效果的实验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2):113-115.
[7]梁峰. 我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J]. 体育教学, 2007(5):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