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文章内容
十二月阅读心得(唐曦)
发布时间:2019-1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曦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读书感悟

书目的精髓与主要内容:因本书为一本站在父母立场研究自己孩子的书,与现实工作不符,故把“父母对孩子”转换成“教师对学生”。

精髓:每个学生的成长,都凝聚着教师的心血。有时候,教师感觉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却适得其反。很多教师忍不住会问,学生到底在想什么呢?

更多的时候,不是学生不懂老师的良苦用心,而是教师不知道学生的心理需要。行动上的抗拒源于心理上的抵触,即便教师软硬兼施,也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得不到学生的真正认同,再好的理念、想法也没有用,花再多的钱,说再多的话也是白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换位思考,想想假如你是学生,你会有什么心理,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才能够从根本上打开那扇沟通的门,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育。

教师总以为学生不懂事,所以很多时候不去和他们讲道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有心的教师会发现,当你的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就会听教师的。因此,当你觉得学生不听话或者调皮任性到不可理喻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思索片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这些行为?学生的这些行为又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主要内容: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以沟通、引导、培养人格、解决烦恼、关注行为、解读迷惑等六个层面分析了青少年常见行为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吸引自己的篇章:

古人云:“尊人者,人尊之。”尊重他人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格品质。一个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不尊重他人,实际上就是不尊重自己,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自传中写道:“人生而平等,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即使是那些被别人轻视的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大家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才能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对学生来说,尊重他人,也是一种必须具备的品德。学生来到学校学习,内心世界基本一片空白,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与教育,学生不会明白什么是尊重。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尊重他人。

 

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感悟:

在看到书名的时候,觉得比较适合我自己。而当我翻开它之后,原来这是一本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书。但是这也不影响我从另一角度剖析“该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将本书中的一些具体案例代入现实的教学管理之中,而之前正好做了一周的班主任,确实也当爹当妈了一把,这本书的确来得很是时候。

在平时一些课堂之中,有些时候确实难免被学生牵着情绪走。此时应再次停下,冷静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12.10中午12:10,当我走过某班,刚到某班隔壁班窗外的时候,教室里有些学生就开始躁动,嘴里发出一些我不愿听到的声音,我知道这又是一场战争,稍有不慎,就会弄得满盘皆输。首先,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与脾气,如果因为一些学生的问题行为跟他们硬来,受伤的只会是自己。此年龄阶段的学生说不成熟,他们很成熟;但真正说成熟,又非常得不成熟。既然懂得了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就试着将本书一些具体案例中的正确做法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遇到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要慌,先回想本书中提到的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方法。

 

启发与思考:如何才算真正读懂了一个/一群孩子?在读懂孩子之后,如何更好地完善自我的言行,从而更为有效地进行教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