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类型 | 合作性作业、研究性作业 |
作业内容 | 对常州地铁一号线作调查,收集有关信息。调查内容如下: 1. 票价问题: 可以围绕问题常州地铁票价有哪些、为什么这样规定、它们是怎么规定的、等展开,结合实例展开说明。 2. 乘车时间问题: 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如果爸爸妈妈带你坐地铁,从某站到某站需要多长时间?你需要调查哪些信息?实际调查得到的信息是什么? 3. 客流量问题: 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从早晨第一班地铁到最后一班地铁,一天的客流量是多少?需要调查哪些信息?实际调查得到的信息是什么? 说明:以上研究问题可以三选一,也可以自己确定研究问题,研究过程整理在A4纸上。在研究的过程中适当的留下过程性痕迹,如照片等。 |
作业意图 | 1、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铁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
作业类型 | 操作性作业 |
作业内容 | 运用硬纸板、胶带、剪刀等工具亲自动手制作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和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并在上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在每个成品上面标注出棱以及顶角等。 |
作业意图 | 1.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组成部分和特点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2.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提升,会助益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
作业类型 | 实践性作业 |
作业内容 | 要求学生根据课上所学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准确测量,并以正确的单位进行描述,比如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家里床的长与宽以及自己每一步所迈的距离等。 |
作业意图 | 1.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课上所学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更加形象的认知, 2.指引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正确行动,实现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
作业类型 | 分层性作业 |
作业内容 | 在学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我设计了三组题: A 组(基础餐):(1)10是5的几倍?(2)小红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 B组(提高餐):请在这十二个圆圈中画一画黑圈的数目是红圈的几倍? C 组(营养餐):(1)参加六一表演的男生比女生少18人,女生 人数是男生的3倍,男生有多少人?(2)长跳绳和短跳绳一共有24 条,短跳绳是长跳绳的3倍,长跳绳有多少根? |
作业意图 |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做出自主性的选择,借助数学作业的完成,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
作业类型 | 边缘性作业 |
作业内容 | 教师应带领学生学好和用好《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数 学周刊》和《数学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认识并了解数学领域的丰富内容和发展动态, 让学生人人参与搜集数学故事、数学歌谣、趣味 数学题、数学谜语,让数学阅读真正 |
作业意图 | 作业重在与其他学科沟通,让其他学科的活动内容成为数学作业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作业的设计痕迹,还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个 整体,所有学科都与数学有关 。 |
作业类型 | 选择性作业 |
作业内容 | 在学习“周长”的内容时,设计了三个类型的作业。 A:有两个正方形,每一个边长都是 30 cm,那么组合起 来的新图形周长是多少? B:有一个边长为 30 cm 的正方形和一个长为 30 cm、宽为 10 cm 的长方形,将两个图形进行拼接所组合成的新图形,有几种可能性,每一种的周长是多少? C:如图 1 所示,在一块墙壁上用栅栏分别围出一个 5米边长的正方形区域和一个长为 6 米、宽为 4 米的长方形区域,求两种栅栏一共需要耗费多少米材料?
|
作业意图 | 三种题目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种属于对简单图形所展开的计算问题;第二种带有一定的分类讨论和猜测思想,第三种则属于应用类问题。三者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布置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帮助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巩固课堂所学。
|
作业类型 | 开放性作业 |
作业内容 | 在学了二(下)统计以后,让学生统计上学期间和双休日校门口7:30-7:50中经过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其他车辆经过的数量统计。根据统计的数量情况,分析造成校门口车辆堵塞的原因,以及 寻找如何解决塞车问题的策略。 |
作业意图 | 1.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2.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 3.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促进了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