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吟,诗何以吟》
——常州市名师大课堂菜单式培训音乐专场(蒋忱执教)
2019年11月15日18下午,由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主办、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承办的《2019常州市名师大课堂菜单式培训音乐专场》在丽三隆重举行。蒋忱校长在音乐教室,展示了三年级上册《游子吟》的课堂教学,并在报告厅做了主题为《诗可以吟,诗何以吟》的讲座,来自各校的五十余位老师参加了活动。
蒋忱校长在《游子吟》的教学中,以诗歌吟诵为特点,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版中国诗词大会”。在课堂的开头,蒋校先带着学生们聆听《读唐诗》,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同时它也是一个“热身”运动。随后“音乐版中国诗词大会”正式开始,孩子们看图猜诗、看图吟诗,并按一定的节奏来诵读诗歌,每一位小朋友都变成了会吟诵的小书童。在歌曲的教唱环节,蒋校动听演唱,细心范唱,耐心指导,小朋友们唱的格外动听。最后蒋校又将《静夜思》的词带入到《游子吟》的曲调中,巩固了歌曲的旋律,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下午14:00,《诗可以吟,诗何以吟》主题讲座在丽三报告厅准时开展,蒋校作为主讲人,先介绍了“吟”的意思,而拓展到音乐中“吟”不仅是“唱、叹息、鸣”,还需要我们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
那“诗可以吟”吗?答案是肯定的。蒋校以《静夜思》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吟诵的方法分两大类——有格律者、无格律者,以及吟诵的一些规则。并且吟诵不光是吟出来,它还有表情、达意、有韵律。吟诵是节奏、韵律、情感的综合,吟诵贵在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和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是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在一起,另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不已,这就是中国诗词的吟诵之妙。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体验。
既然“诗可以吟”,那“诗何以吟”呢?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规整的咬字发音、在“境”中吟韵律、在“情”中吟,吟出情感、吟出审美、吟出文化。蒋校以三年级歌曲《小儿垂钓》、《游子吟》,四年级歌曲《忆江南》为例,详细阐述了何以创境、何以创情、何以吟诗。
虽然此次蒋忱名师大课堂只开展了半天,但每一个老师都收获了许多。有朋自远方来,缘分让大家相识;相逢何必曾相识,志同道合让大家交流欢畅,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