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生为本 学为基——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的构建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美娜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产物,成为了现代优秀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重点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应当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的进行培养。生本课堂理念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锻炼能力的教育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本文先论述生本课堂的改变,再分析生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论述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构建思考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生产工作工具,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能够学生的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成为了小学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更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是在传统课堂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自身的思维情感很难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有效提高,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而生本课堂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此,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通重视情境创设、加强课堂互动、丰富实践内容、增加课外拓展等策略,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

一、生本课堂的概念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形态,在生本课堂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伙伴,通过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放松的展开学习,提出自己独特奇妙的想法。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时,需要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在生本课堂下,教师不再局限于预设的教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让课堂适应学生,教学围绕学生,让教师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发展。

二、生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小学阶段中,学生不仅好奇心旺盛,同时也活泼好动、随心所欲,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运用生本教学,将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鞭策的方式让学生被动的在课堂听课,学生的主动性不高,是“被”教师传授知识。而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向学生指出知识学习的方向,学生自主的展开学习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关键,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的展开。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认为的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是学生在认真的听课学习,课后专注的完成作业,但这样的氛围却十分枯燥乏味,没有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生本理念指导下,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积极地思考与分析,从而深刻的理解知识。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应当从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互动出发,从沟通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在交流互动中展开的知识学习,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主动的理解知识,使得知识能够快速的理解消化,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

3、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中,学生的是非观念从懵懂无知向自我认知的方向成长,小学生的判断方式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行为喜好,在缺乏有效约束和教育下,学生就会变成人们眼中的“熊孩子”。在生本课堂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而情感体验就是其中十分重要性的一环。通过生本教学,学生能够获得完整而又丰富的情感体验,从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观的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生本课堂理念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以作为主体的方式体验不同情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的构建

1、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知识氛围当中。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许多内容都是十分吸引学生兴趣的,但是理论的学习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所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活动时十分活跃,在学习理论是却三心两意。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编辑幻灯片》这节课时,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插入新幻灯片,然后让学生练习在幻灯片中打字。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如果老师直接直接进行讲解,插入图片——打字,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步骤,就会显得十分无趣。对此,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创设一个阅读绘本的学习情境,选用了美轮美奂的凯迪克大奖绘本《不可思议的旅程》作为主题,在这个学习情境中,老师先给了学生一些插了绘本图片的幻灯片,先让学生给自己的绘本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然后让他们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语来编写每页绘本的内容,并提醒大家打字的规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打艺术字和普通文字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插入一张新幻灯片,编写一些故事的结局。在安安静静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提高,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插入新幻灯片、文本框、艺术字的方法。在生本课堂理念下,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是教师重要关注的内容,只有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下,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2、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互动,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生本课堂下,教师要加强小学信息技术中的课堂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交流学习当中,在班级当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成果等方式,加强课堂的互动。

如在教学《插入表格》这一课时,教材中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表格的制作方法,但教师如果围绕着这个内容进行教学,就无法有效地活跃起课堂的氛围。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制作通讯录,并打开前面学习《插入图片》时制作的小名片,制作出相应的通讯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在制作通讯录之前,首先要和其他人交换名片,在交流名片的过程中,就有学生相互询问对方,应该怎么制作通讯录比较好。在制作通讯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行动,小组中先讨论好通讯录的制作方式,然后给每一个组员安排各自的任务,在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下,共同完成通讯录的制作。最后,当各个小组的通讯录都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成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有的小组在制作通讯录时,只选择了姓名和电话,但有的小组认为,QQ号和家庭地址同样也是通讯录的重要内容,也应当制作到通讯录当中。在多样化的课堂互动下,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活跃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展现。

3、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相比于其他的学科,它更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在信息技术这门科目上被运用的淋漓尽致。在课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

如在教学《插入图片》这一课时,这一课是教师让学生学会制作名片,了解在名片中要包含哪些内容,并思考应该如何去设计名片才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去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名片的设计,在小祖中思考怎样将名片设计的更加生动有趣。在小组讨论中,组长进行任务的分配,让小组中文采好的学生想一段吸引人的语言,印在名片上突出人物的特点,让绘画好的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去设计,让细心的组员负责排版,让打字快的学生负责文字输入......在小组中分工合作,让每一位组员都能够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制作出一个优秀的名片,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展示时,我们看到有的同学设计的名片上是一个足球小将,让这一名片的主人特点一目了然。给学霸设计名片时,人物形象加了一副眼镜,这一小组的学生认为这样显得这个同学更有学识.....瞧!当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便能够给予教师好的展示结果,分享自己的创意,并在小组合作中将成果一步步呈现出来,当小组看到一个名片在大家一起的努力下做好后,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4、增加课外拓展,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时代的灵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趣味的课外拓展,让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相邻,使学生找到学习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才能够带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便利,在生活中主动记录,实现生本课堂。

如在教学《智能家居》这一课时,这一课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设备,远程控制家用电器。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的“收集智能家居”的课外拓展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问一问生活中的智能家居,了解这些智能产品的习性、特点。在下节课在班级中展示。而后,教师也可以将这一任务发到线上的家长交流群中,让家长在周末带着孩子一起去了解。有的学生在自家收集资料,有的去亲戚家咨询,有的孩子在网上找资料,还有的跑到家电卖场问家电售货员咨询,最后在下节课汇总、展示。在同学们的展示中,他们内化了知识,学会了搜集资料,进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生本课堂的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加强互动、丰富实践以及增加课外拓展等形式,让学生享受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玲. 浅析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新课程(小学), 2014(11):157-157.

[2] 邓筱华. 创设信息技术生本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生成[J]. 内蒙古教育:B, 2016(2):96-96.

[3] 王佳. 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神州, 2017(15).

[4] 张宇. 浅谈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 新课程导学(八年级中旬), 2017:27.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