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文章内容
2019.10师徒结对听课(王远东师傅听课)
发布时间:2019-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远东

课题

认识1-5

 

学科

数学

时间

2019.10

执教

 

吕倩

班级

3

听课人

王远东

 

 

 

 

 

 

 

 

 

 

、激情引趣

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1—5各数

出事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思想点拨。)

你能数出图中的一些东西有多少吗?

2、认数、写数

(1)认识1”。

1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还可以用一个方块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呢?(写数字1来表示)

你会用1”来说一句话吗?

你能写一个很漂亮的1”,和老师比一比吗?(适当指导: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

(2)用类似的方法教2”、3”、4”、5”。(写“2”时说明要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写“3”时说明3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口向左。写“4”时说明4的字形像小旗。写“5”时说明5的字形像称钩。)

3、强化1—5各数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2题: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是几,下面涂了几个圆?你能看着每一格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涂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

3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先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再在相应的字格里写数。

四、总结全课  

1、这节课我们写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

2、回家用1—5这五个数和爸爸、妈妈各说一句话

 

吕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机的把教学的重、难点与新课程标准结合在一起。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认识1——5各数,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更好的感知数的概念,同时为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平台,有效的补偿了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足。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从视、听、说、感等多种感观去感知数学,理解数字。同时又把握了学生的课堂心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课堂注意。生活情境的介入把单一的数字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更生活化,更形象化,培养了学生生活数学的感知概念。并把生活化的数学及实际的动手能力做为课堂教学的基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