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课题名称以《相同图样排排队》替代了“连续图案”的专业术语,形象、有趣的说法贴近低幼儿童的思维活动。教材以大量图片拱师生观察、回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二方连续图案为切入点,再通过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并了解这种图案的显性特征和组合规律,探究并掌握其设计创作的方法,在拼、印、剪、画等艺术实践中,体验重复和叠加所带来的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性认知不足,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由“图样”“相同图样”“相同图样排排队”三个渐进的认知环节切入教学,并在后续的教学中从美的各个角度对学习展开不同层面的学修,不断加大该内容的宽度、厚度和深度。
纵观整课教学,各方面效果良好。但也有些许不足,主要体现在:
1. 对色彩方面的引导不够。除了形象上的“重复”“连续”之外,图样在色彩上也可以经过“排队”,呈现重复、连续的秩序之美、节奏之美、韵律之美;
2. “相同图样”的“排排队”不应仅限于“二方连续”,在本课学习中,还应将“四方连续”纳入其中,尽管不做重点强调,但既然是探究图样排列的多种形式,找寻图样排列的规律,“四方连续”就是不可规避的存在。否则,一旦学生提出此问,教师将无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