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孩、发、芽、玩、吧”等生字,认识新偏旁“王字旁”,正确规范地书写“妈、对”两个生字。
2.通过读读猜猜、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感受小树林的变化,欣赏小树林春天、夏天的不同景色特点,初步产生热爱、亲近、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小树林春天、夏天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揭示课题
1.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一起来猜猜,它是谁?(用橡皮擦出小蜗牛)。看着图片,猜猜这个课题怎么读?(板贴课题)
2.瞧,看着图片,就把这么难的“蜗”字都猜出来了,多有趣的识字方法呀。(指着小蜗牛图片)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一起再来叫叫他的名字吧——小蜗牛。
二、梳理脉络,感知特点
1.小朋友们都已经读过课文了,诶,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里很多字都不带拼音了。原来,是编书的叔叔阿姨要考考我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猜,把故事读懂。下面就请你读读猜猜,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故事读完了,你发现小蜗牛带我们走过哪几个季节?(预设——学生集体回答“春夏秋冬”)课件展示四个季节所对应的图文。
3.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篇课文每两个自然段之间都是空开的,还各自配上了一幅精美的插图,这样一空,我们就知道1、2两个自然段配这个插图,3、4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后面也是一样。所以呀,这是一个连环画故事。像这样的连环画故事,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读,会很有意思。下面就请你跟着连环画走进春天(板贴“春天”),看看图画,读读1、2自然段,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连环画”三字加粗)
三、随文识字,指导朗读
1、感受春天
(1)读了课文,我们发现 蜗牛一家——出示句子: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生齐读)——学习生字:“住”
①指名读——翘舌音读得特别好,我们来拼一拼。
②住通常是指人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来读读这个词——“住在”。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③你家住在哪里?指名说;同桌说。
(2)教师引读: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生齐读小蜗牛说的话。(课件出示: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学习生字:孩
① 指名读——你读得真好,尤其是这个词语(举“孩子”),这是妈妈称呼自己的宝贝,再亲热地叫一声。带着甜甜的笑容读一读,再引导读。
② 师:小蜗牛是蜗牛妈妈的(齐说“孩子”)。
③ 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字——“子”,当“子”跑到“孩”的左边,就变成了(子字旁),它有什么变化呢?(“横”变成了“平提”)
④ 孩子们,让我们像蜗牛妈妈那样温柔,对小蜗牛说说这句话吧。(生齐读)
(3)春天来了,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发芽。)——板贴:小树发芽了
学习生字:芽
①我们看这个“芽”字,下面是牙齿的牙,上面加了一个草字头,说明它(和植物有关)。
②对呀,看,这是(草芽图片),这是(豆芽图片),这是(叶芽图片),嫩嫩的,绿绿的,喜欢吗?把我们的喜欢读出来吧。(出示图片及句子:小树发芽了)。你来读一读(指名读),还不够喜欢,谁再来试一试?再喜欢点儿~(两个学生读不好之后,老师马上范读)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学着老师的样子,我们男女比赛读一读,看谁读得更喜欢。
(4)小蜗牛去小树林里做什么?——学习生字:玩吧
① “玩”是新学的生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吗?(生“王+元”)(师说小故事:小王小元手拉手,开开心心去玩耍。)
② 小王和小元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手拉手,“横”变成了“平提”,变成一个新偏旁——“王字旁”。(板贴“王字旁”)
师:跟我说——王字旁。
③ 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这个句子里还藏着一个轻声字,它是谁呢?(——“吧”)
师:“吧”是个语气词,常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你能试着读好这个句子吗?(出示句子: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2、感受夏天
听了妈妈的话,小蜗牛都迫不及待地想去小树林里看看呢!那我们看看图,好好地读一读3、4自然段:请你找一找,小蜗牛在小树林里看到了什么?
(1)小蜗牛在小树林里看到了什么?(预设1:看到地上长着许多草莓。)——学习生字:莓
① 教师出示一个草莓的图片:看着图片,小朋友一定能猜出这个词,念——“草莓”。
② 再出示许多草莓的课件:看着这么多草莓,你的心情怎么样?(开心、喜欢)——板贴:还长着许多草莓
③ 指导朗读:带着对它的喜欢读一读吧——生自由读;一起试试看,老师建议你们,把“许多”稍微强调一下,脸上挂上甜甜的笑,会更好听。(预设评价:嗯,果然有进步!我们好像真的吃到了甜甜的草莓!)
(2)小蜗牛还看到了什么?(预设2:看到小树长满了叶子——教师板贴“小树长满了叶子”)
① 教师出示“小树长满了叶子”的图片,树上的树叶可真多,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预设:长满)
② 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让我们听出树叶很多很多——指名读(预设1:树叶还不够多,谁能再多一点儿?听听老师读的,我们一起试一试;预设2:他把“长满”强调出来了,读得很有感觉!学着他读一读。)
③ 小树上的叶子不仅很多,而且颜色?(很绿)——老师要送你们一个很好听的词语,师出示“碧绿碧绿”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树从发芽到碧绿碧绿的变化。(教师板贴“碧绿碧绿”)
④ 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很绿很绿的感觉?(预设1:还不够绿,谁能再绿一点儿?听听老师读的,我们一起试一试;预设2:他把“碧绿碧绿”强调出来了,读得很有感觉!学着他读一读。 )
3.串联内容,分角色朗读
(1)小朋友们,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为什么呢?(爬得太慢,错过了春天——课件出示: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①学习生字“爬”:它爬得太慢了,看这个字,一起读——“爬”。爬字左边一个“爪”,“爪”字旁。小蜗牛有没有爪子?而且还背着重重的壳,它能爬得快吗?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嗯,有点感觉出来了,再加重点语气。
② 师引读(生起立边做动作边读):一天过去了,小蜗牛没有爬到小树林,小蜗牛继续——生:爬呀爬呀;一个月过去了,它还是没有爬到,小蜗牛继续——生:爬呀爬呀(师提示:好累呀,“爬呀”再读得重一点慢一点)——生再读:爬呀爬呀;三个月过去了,它终于爬到了小树林!它爬了多少时间?(课件中显红:好久)
③ 是呀,小蜗牛爬得累极了,可是他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爬,我们要好好向他学习!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句话——男女比赛读。
(2)小蜗牛终于爬回来了,他对妈妈说——课件出示: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生齐读)
(3)蜗牛妈妈听完小蜗牛的话才明白——课件出示: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① 师示范读——老师读得好吗?再听一遍——像老师这样读一读。
② 师生交换角色朗读:下面我们分角色表演一下,老师是小蜗牛,你们是蜗牛妈妈。
四、书写指导,练写生字
你们读得真好听,瞧,蜗牛妈妈都来表扬你们了!(出示“妈”字,搭配蜗牛妈妈图片)那我们就把“妈”字写好看,送给蜗牛妈妈吧。
指导生字:妈
1.书空笔顺:看,“妈”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让我们一起举起右手,勾勾手指,写一写它的笔画顺序。(妈的笔顺:撇折点、斜撇、平提、横折斜、竖折折钩、长横)
2.指导观察四端两线:接下来,咱们擦亮小眼睛,一起来观察四端两线。师生一起说,师在生字上标注辅助线——
最高端是?(撇折点的起笔);最低端是?(竖折折钩的钩角);最左端是?(平提的起笔)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的起笔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3.提示结构要点:小朋友们,妈妈长得很苗条,所以女字旁写得瘦瘦的,把位置让给了右边的马大哥;马大哥的头小小的,背稍微宽一点,马尾巴长长的。跟着老师写一写吧。
4.师边范写,边说运笔口诀:顿撇轻重回,顿斜撇出尖,顿平提尖,轻重顿斜回,顿竖顿横顿折回出钩,顿轻重顿回。
5.提示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腰挺、足安;一拳一尺一寸”——学生练写,师巡视,手机拍照,用实物投影仪反馈。(教师评价:他做到了一拳一尺一寸,写字姿势真棒。)
6.反馈评价:选取典型作业,根据三个维度评析,判断得几颗星。
7.学生矫正写,师巡视,字迹清晰端正,给写出笔锋的孩子画五角星。
小朋友们写得很认真,“对”先生举着大拇指来夸奖你们啦——出示生字:对
1. 书空笔顺:横长撇、长点、长横、竖钩、斜点。
2. 结合辅助线,提示结构要点:对要写得左短右长,左边是一个新偏旁“又”字旁,上面和下面空出的两块地方啊就是一对双胞胎,一模一样大!
3. 播放“对”的书写微课(富春八小微课库)。
4. 学生练写(先写“又”字旁),师巡视并提醒写字姿势。
5. 反馈评价:步骤同“妈”。
6. 小结。
【板书设计】
小蜗牛
春天 小树发芽了
夏天 小树长满了叶子 碧绿碧绿 还长着许多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