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12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王字旁”。会写汉字“对、妈、全、回”4个字。
2.学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尝试分角色朗读。
3.借助图画,结合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学习1、2小节
1. 出示图片,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到课堂上,它是谁?(蜗牛)
2. 它长什么样?背着重重的壳、长长的触角----蜗牛爬的很慢;身体软软的、小小的---小蜗牛真可爱。
3. 板书课题。它是一种爬行昆虫,注意“蜗”是虫字旁,指读、齐读,读好“wō”。
4. 出示小树林图片,“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出示动图发芽,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芽,这就是--“发芽”,用好方法认识“芽”:牙上长草出新“芽”。 春天的小树林还会有什么呢?(美丽的花儿都开放了,鸟儿快乐地歌唱……)
5.这么美丽的景色,怪不得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出示第2小节,学习“玩”,“王”作偏旁横变提,“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出示“玩”古文字,表示供观赏的贵重物品,找词语朋友。谁来当蜗牛妈妈读一读?(指导朗读,读出温柔、慈祥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读好生字词
1.师范读,小眼睛认真看,小耳朵仔细听,老师读到哪就指到哪。
自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圈画生字,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小蜗牛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词语,你认识吗?
对话 妈妈 爬回来 碧绿碧绿 摘草莓 采蘑菇 全部 变黄 盖着雪
带拼音小老师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赛读
三、理清文章脉络
1.读的真不错,小蜗牛这就出发啦!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小树林里有什么变化?
2.出示四幅图,请你排排序,分别对应第2小节、3-4小节、5-6小节、7-8小节
3. 你是怎么排的?(按照四季变化排列)
填一填:春天来了,小树发芽;夏天来了,小树( );秋天来了,树叶( );冬天来了,树叶( )
4. 出示3-4小节,小蜗牛见到发芽的小树了吗,没有,它爬的太慢了,认识“爬”,爪有尾巴慢慢“爬”。读出蜗牛的“慢”。此时它是什么心情?沮丧,失望,劳累,为什么劳累?它爬了好久,春天变为夏天,时间很长。“碧绿碧绿”读好,仿写(火红火红、雪白雪白、乌黑乌黑)
指导朗读,读出小蜗牛的失望。
5. 妈妈告诉缓慢的小蜗牛夏天来了,指导朗读,同桌分角色读。
6. 妈妈还给小蜗牛布置了任务,请同桌合作学习5-6小节,小蜗牛完成任务了吗?
7. 没有,树叶全变黄了,秋天来了。播放视频,秋天还有什么?菊花开了,果实成熟了,丰收的季节……所以妈妈让小蜗牛采蘑菇回来。
8. 小蜗牛第三次出发去树林,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演一演,看一看冬天的小树林。
填空:蘑菇( ),地上( ),树叶( ),青蛙( )…………
9. 小蜗牛爬过了四季,错过四季也收获了四季的风景,让我们朗读儿歌,重温小蜗牛的故事
10. 出示四幅插图,拍手读儿歌
叶芽叶芽点点,春天来到树林;
草莓草莓甜甜,春天变成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夏天变成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秋天变成冬天!
四、复习生字词
Ppt出示带拼音词语,第一遍心里默读,第二遍开火车读
小蜗牛 妈妈 对话 孩子 发芽 碧绿碧绿 草莓 蘑菇 全变黄了 盖着雪
还有四个生字宝宝等我们送他们回家!
五、观察比较,学习书写。
1.出示“对、妈、全、回”,观察并比较这几个字的偏旁避让、上下协调的字形变化。
2.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范写生字。
要点:
(1)“对”,“又”捺笔变长点,“寸”横画要变短,竖钩直直往下走,点要落在中心上。
(2)“妈”,中线起笔右上斜,竖折折钩中线起。
(3)“全”,人上盖住下“王”部,“王”字一横中线摆,一竖中线立起来,最后一长横要舒展。
(4)“回”,口在框里“回”到家。
国字框宽又扁,竖画稍微往里斜,横画平稳才端正,四横四竖放均匀。
(3)学生练写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4)评选“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