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丽华三小 | 学科 | 数学 | 班级 | 一(5) |
日期:2019.10.15 | |||
课题 | 11-20各数的认识 | 教时 | 1课时 | 执教 | 王远东 | ||||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 教学重点: 认识和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数序 ※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 教学难点:课件、小棒、橡皮圈※ 制定依据:
| |||||||||
★ 内容分析: 认识11-20各数属概念教学,根据学生对概念认识得到一般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抽象概括,最终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能力,得到情感体验,进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 设计思路: 基于《新课标》“数学源原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的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得到体现和实施。“10个一是1个十”曾在《认识10》这课出现过,但并非作为例题。考虑到这些,我并没有把“10个一是1个十”单独教授,而是课的伊始直接让学生摆出12根小棒,摆的时候需思考:“怎样摆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12根小棒”,随后顺势拎出“10个一是1个十”。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学习新知。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用小棒摆12,在操作中初步感知“十进制” | 一、谈话导入 1.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能从小到大数一数?我们还学会了用小棒来表示数,3根小棒表示几?7根呢? 2.谈话:我们今天要来认识比10大的数。 二、用小棒摆12 1.提问:你能用小棒表示出12吗?别着急,在摆的时候,仔细想一想,怎样摆一眼就可以看出是12根小棒?摆好的小朋友用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2、资源呈现 刚刚老师看到小朋友在摆12根小棒的时候有很多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眼睛最亮,观察得最仔细。 呈现学生可能出现的资源:
3、提问:小朋友们,我们来比一比这几种摆法,你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能最快的让你数出12? 4、引导:老师这里有一种更清楚的摆法,想不想看?老师一边在实物投影上演示,一边说先数出10根,捆成一捆,再在后面摆出2根,就是12。 现在也请小朋友们数出10根捆成一捆,摆出12根小棒。摆好的小朋友在位置上先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5、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物体满10个,我们都把它们装在一起 (ppt出示生活中的“十”) 比如说:10支铅笔装成一盒,一拿就能拿出10支很方便,还有… 6、我们刚刚也是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1根小棒就是1个一,2根小棒是几个一?10根呢?10个一是多少?一捆就是1个十,1个十是多少?10个一就是1个十。学生齐读,指2-4名学生读,同桌互相说。 板书:10个一就是1个十
| 学生从小到大数1-10 观察PPT,说说小棒表示的是几。
学生用小棒摆一摆12
学生观察呈现的12的摆法,说一说每一种是怎样摆的?并数一数。
指明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跟着老师一根一根地数
学生摆一摆,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学生尝试说:1捆加2根就是12。学生自己指着小棒说一说。
先指名回答,说一说10个一就是1个十 | 通过数1-10的数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基于《新课标》“数学源原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的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得到体现和实施。“10个一是1个十”曾在《认识10》这课出现过,但并非作为例题。考虑到这些,我并没有把“10个一是1个十”单独教授,而是课的伊始直接让学生摆出12根小棒,摆的时候需思考:“怎样摆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12根小棒”,随后顺势拎出“10个一是1个十”。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学习新知。
| ||||||
摆11-20其它各数 在创造中认识11-20 | 1、 刚刚我们小朋友会用小棒摆出12,那你能用小棒快速摆出11吗? 2、 摆好的小朋友举手,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不是这样摆的小朋友也像这样摆一摆,摆好的小朋友指着小棒说一说。 3、 出示15、16、18,指明学生说说是怎样摆的? 4、 还有哪个数没有摆呢?同桌说说是怎样摆的? 5、 小朋友们真聪明,都能用小棒摆出了这么多数?我们在摆这些数的时候,都是先摆什么的?再摆什么的? 小结:先摆1捆就是1个十,再摆几根就是几个一,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就是十几。 追问:现在20根小棒是几捆了?一捆是1个十,那2捆呢?2个十是多少?2个十是20学生齐读,指2-4名学生读,同桌互相说。 | 用小棒摆11
指名回答,并指着小棒说一说
学生摆好后说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不借助小棒说一说怎么摆15、16、18
同桌互相说说怎样摆,指名回答说一说
2个十是20学生齐读,指2-4名学生读,同桌互相说。 | 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认识十几,在过程中,逐渐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渐渐能够不借助小棒也能够说一说应该怎么摆出十几,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十几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就是十几。 | ||||||
在练习中巩固对11-20的认识 | 四、练习巩固 (1)与15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 提问: 猜一猜草莓有多少个? 比10多还是比10少?那是十几呢? 我们来数一数草莓到底有多少个?草莓摆得这么乱,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老师演示数的过程。 瞧,生活中有好多数吧,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数,正等着我们小朋友能用明亮、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它们呢。 | 学生从小到大数0-20; 从大到小数一数。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先估一估草莓有多少个,在学习圈一圈去数。
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的数。
|
在前期一系列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认识11-20。通过安排丰富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加深对11-20的理解,掌握数序,并在估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对十几的数感。 | ||||||
全课总结 |
|
板书设计:
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就是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