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班主任之家>>文章内容
一年级1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19-09-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倩倩

一年级1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

 小孩子渴望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班级特色文化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他们参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二、建设目标

1、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职务,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发挥、发现和发展自己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学会在自主管理中相互合作,协商和民主评议,并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解决集体生活的各种矛盾中,使集体和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

2、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良好的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4、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并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正气上升。

 

三、班级文化特色诠释

 中队名称:满天星中队

班级目标:做最亮的星星

班级口号:亮一点,再亮一点

班风:守纪、乐学、向上、进取

班级公约:学习细心  做人诚心  友情真心   生活开心:

 

四、具体设想

 (一)明确目标,形成班级公约

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的精神,制定班规,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二)突出个性,美化教室环境

 1、张贴学生《争做小明星》学生优秀作品。

2、制定:“向梦冲冲冲” 的学生评比制度

3、设公告栏:班级信息台;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责任,如值日表、课间活动、学生干部等。

4、图书角摆放学生喜欢的各类书籍,供学生平时阅读,名:书香四溢。

5、开设“闪亮之星奖”,表彰在、学习、纪律、礼仪、习惯、劳动等方面有进步明显的同学。

6、开展:我是“识字小宝贝”活动。

7、班级风采栏,时刻记录班级的点点滴滴,记录孩子们的精彩时刻。

8、发挥班级QQ群,将家长资源引进班级建设管理。

9、提倡“国学魅力”如: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道德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让学生诵读,逐步形成国学经典特色班级。

10、分组进行评比,把个人的进步放在集体的荣誉之中。

 (三)全员参与,优化班级管理

 实行班干轮值,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学期初)

 工作重点:制定实施方案,教室布置,举行一次主题班会:“群星闪耀放飞梦想”,制定班干轮值表和获奖条件。

 (二)第二阶段(学期中)

 工作重点:开展以“亮一点、再亮一点”为主题的活动;调整班干轮值表,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

 (三)第三阶段(学期末)

 工作重点:整理班级档案;全面总结,及时反馈每个学生在“自主、创新、合作、竞争”方面的具体表现,班级的学习与工作的状况及成效,表彰在学习、纪律、礼仪、习惯、劳动等方面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同学。

 

六、每月安排

    九月份: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1、收集整理暑假实践活动成果,班队课交流分享,拍摄照片;

2、开学日、开学典礼:雨荷萌娃归 共话山河美,积极参与,夕会课说说我从哪里来;

3、 落实班级岗位,“小干部我来当”主题班会确定人选;

    十月份:向祖国献礼 共创家乡美

1、开展少先队知识、队礼仪教育;

2、响应大队部开展“向国旗敬礼”主题教育活动;

3、“传承红色基因 共创家乡美”主题课程:我是天宁小导游

   十一月:学会感恩 快乐成长

1、满天星中队主题活动:快乐成长 感恩父母

2、“好书伴我成长”好书分享交流会。

   十二份:健康自护月

1. 响应大队部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

2. 中队主题活动:交通安全伴我行

3. “爱暖寒冬”帮困助学义卖活动暨好书漂流活动

4. “快乐运动 健康你我”体育节

   一月份:红领巾 心飞扬

1.开展“缤纷社团”学生才艺展示活动;

2.评选班级最美雨荷娃、最靓小干部;

3.休业式、布置寒假活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