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基 本 情 况
| 本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29人。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学习习惯较好。通过四年来的学习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但是,班上的潘钰琦、王周琳周杰、宗张栋、顾智星等学生基础知识差,没有学习积极性,需要强化督促,他们也影响了班级整体水平成绩。因此,本学期教学中,将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愉快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力求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与此同时,重点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全班共同进步,力争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 |
教
学
内
容
|
数 与 代 数
|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分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分为三个部分。 1.数的认识:教学了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教学了小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枚举策略。 3.式与方程:式与方程主要是用字母表示数。 |
空 间 与 图 形 | 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共安排1个单元,分三个部分。新课程要求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求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面积公式的推导,体会“转化”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1.常用的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面积单位数量之间的改写方法; 2.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小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
统 计 与 概 率 |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并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体会统计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他们联系实际事例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 | |
实 践 活 动 | 本册教材共安排3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1.“校园的绿地面积”:这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是测量土地的长度、计算其面积。认识土地的形状、设计并实施测量方案是活动的重点。 2.“班级联欢会”: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有许多准备工作需要做,购买物品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这次实践活动为举行班级联欢会购买物品,联系实际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学生刚学习了小数的计算,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及时。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开展活动,更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活动即将结束时,教材安排“回顾反思”栏目,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是一次研究平面图形面积的活动,安排在形成了面积概念,掌握了常用面积单位,能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数钉子的枚数、算图形的面积,探索围成的图形面积与图形边上的钉子枚数之间的关系,还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这种关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 |
教
学
目
标
|
知 识 与 技 能
|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计算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负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通过图形的等积变形,探索常见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经历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加强“转化”思想的教学。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 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方法。 |
数 学 思 考
| 1.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2.在探索负数的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对图形进行转化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 |
解 决 问 题
|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枚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渐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 |
情 感 与 态 度
|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法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 |
教 学 重 点 |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 |
教 学 难 点
| 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 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 |
教
改
措
施
|
1.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2.加强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解题的能力。 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活新教材,深入开发例题资源,充分挖掘问题资源,合理利用习题资源。
4.优化教学策略,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5.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 6.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7.课后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做到作业当天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不把问题留到第二天。
8.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愿意并学会合作。 教学中,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