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信息技术如何以少胜多——少教多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思考
发布时间:2019-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美娜

摘要:新课改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作、自主地去探索学科知识的奥秘,然后习得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意志。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为基础,就少教多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途径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以此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少教多学;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细节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现代化技术,同时也让小学生从小便养成与社会接轨的基本意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尽管如此,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习惯于“满堂灌”的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惧,学生在座位上被迫倾听,这样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常常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情况,所以,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信息技术课效率也极为低下,为此,教师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便成为了小学教育中的当务之急。

一、少教多学的具体内容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并非现代教育中所提出的,早在《学记》之中便有“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扣,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都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启发学生,让他们勤于思考,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少教多学”理念。所谓“少教”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针对性教育、创造性教育以及发展性教育;所谓“多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并向更深层次地学习努力。归根结底,少教多学所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地位,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去认真思考、努力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少教多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用

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少教多学这种教学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少教多学教学理念所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这样就应该之前严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比较宽松和快乐的氛围中对信息技术课堂感兴趣。其二,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少教多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信息技术世界的奥秘,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让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提升。其三,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在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驱动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组成团结合作的团队共同对知识进行探索,这样便能够让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得到增强,为以后的健康快乐成长打下基础。

三、少教多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关键便在于教师需要精简有效地制定引导计划,这主要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讨论细节四个方面。

(一)确定精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如果将一次教学活动比作一次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教学目标便是此次战役需要夺取的至高点。如此便很好理解,教学目标不易过多,因为只有精简的教学目标才能够让学生认准目标,全力以赴夺得胜利。

在学习闽教版三年级上册《走进电脑世界》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1、认识电脑硬件;2、了解电脑软硬件的区别,并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3、了解电脑输入、输出设备;4、了解数字图书馆等。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目标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便能够在特定的目标中学习到自身发展要求所需要的知识。

众所周知,电脑的世界博大精深,知识浩瀚无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进行课程目标设置时不能够删繁就简、去粗取精,便很难将精简的教学目标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生因为受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限制,其学习的过程仍然需要教师为其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才能够指引着他们努力向前走。而根据教学心理学实验表明,小学生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且集中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帮助他们确定教学目标时就应该遵循精简的原则,这样才能够让他们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的放矢,效率提高。

(二)规划精优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其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所以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应该注重规划精优教学内容,否则很难让其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学到足够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闽教版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找找键位,唱唱歌》这一个课时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时应该高度关注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繁琐的学习内容中抓住学习的重点,并学会将精力进行转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为了让学生对键位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教师可以就键盘键位的分布、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两个方面的内容制作微课视频教学,然后让学生针对精优之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复习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尽量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涉,尽可能地聆听学生的学习感受,然后做出适当的纠正,这样学生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将精力集中在精优内容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便将所有内容全部学会,鉴于此,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抓住重点和难点,便能够让学生集中优势力量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注重简练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贯穿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环节不应该太过繁琐,否则便会让学生感觉到抓不住重点,从而导致思想涣散。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革新,以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视的一环,在这样的理念的激发下,许多教师习惯于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各种游戏,然后将教学内容穿插于游戏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教学过程变得极为有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环节也不可因为故意追求教学趣味而忽略了教学环节的简练。例如:在学习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制作通讯录》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场制作家庭通讯录比赛,让学生以常用学习组为单位,然后从制作速度、制作技能、制作过程等方面来进行进行评定。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开展关于插入列表的复习活动,比如制作表格比赛等。但是无论进行生活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均不应该让活动环节太繁琐,这样不但不能够让教学效率提高,同时在繁杂的教学环节中很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简练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前提,简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将优势精力集中在教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让学生在快乐、充实、精简的环节中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明白自己要做到什么。

(四)设置充足讨论细节

合作教学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方式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相互讨论的环节,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促进思维的活跃,最终实现自主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

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幼,所以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均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他们对宏观的事物感知得稍微要快一些,但是对微观的事物的感知却需要进一步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就更应该通过设置充足的讨论细节来让学生在少教多学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闽教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制作课程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合并、拆分单元格的操作方法细则;在单元格中绘制斜线,制作表头等细节均应该事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初步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制作课程表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教师还应该对这些小细节进行更为仔细的研究,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小组讨论,并在讨论之后进行汇报总结,最后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获得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对知识细节进行讨论是少教多学的具体体现,不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全面的发挥,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条件。

结语

学生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中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学生团结合作,不断去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坚韧的品质,实现“以少胜多”的教学目标,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