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能按笔顺正确书写
7个生字。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一、猜谜导入
1.猜谜:名字有虎不是虎,长长尾巴四条腿。专趴墙壁捉蚊虫,人人都很喜欢它。猜猜他是谁?
2.出示图,认识壁虎。你喜欢它吗?读好“小壁虎”、板书
3.壁虎喜欢呆在墙壁上,这两个字也很有意思,认识“墙壁”一词,读好它。观察两个字的偏旁,都有土字旁。补充介绍壁就是墙的意思,墙壁用泥土垒起来的。
4.瞧,趴在墙壁上的壁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插图,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断尾的小壁虎想要去--借尾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小壁虎借尾巴,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读课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打开课本,师范读,“老师指到哪你就读到哪”,生自由读。
(2)出示词语,学生领读,开火车读。
小壁虎 难看 转身 傻孩子
您好 姐姐 伯伯 阿姨
拨水 甩着 赶蝇子 掌握
4.再读课文。
正音后,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再找一找,小壁虎为什么
要借尾巴?
三、图文对照,探究原因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
(1)图文对照,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抓住“捉、咬、挣”三个动作了解原因。
学生练说:小壁虎()蚊子时,被蛇()住了尾巴,他()断尾巴逃走了。
(3)情景模拟:师生用绳子演示“咬、挣”的动作,体会小壁虎被咬
住时的危险,挣断时的用力
相机识记“断”字,从古文字演变介绍:左半边是用刀切断丝线,右
半边“斤”是刀斧,意思就是切断、断开。
(4)观察插图,体会危险,读好第一自然段。
2.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理解“难看”,读出小壁虎的伤心,这个时候他会想些什么?你的想法也是小壁虎想说的,读好句子
3.于是小壁虎爬啊爬,教学“爬”,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原来小壁虎的脚和尾巴都可以帮助他快速爬行,可现在他没有尾巴了,他爬的很慢,很辛苦,指导朗读。爬到哪里,都向谁借尾巴了?出示课文第二、三、四幅插图,圈一圈,说一说。
(1)指生回答,出示板贴
四、看图学文,读好对话
1.出示第三自然段和第二幅插图
(1)在小河边小壁虎看到什么?他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结果
怎么样呢?(小鱼摇着尾巴)学生模仿做动作。
(2)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相机指导
①从哪儿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您……行吗?)识记生字“您”
向别人真诚、用心地打招呼时,要在“你”下面加上“心”,表示尊敬、有礼
貌。读出小壁虎借尾巴时恳求、商量的语气
②观看小鱼游动时的样子理解“拨水”,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会怎么样?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拨水游泳了,读出为难的语气。所以小鱼不是不愿意借给小壁虎,他是不能借!(板书:拨水)
(3)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同桌读,表
演读,男女生分角色表演读)
2. 没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很伤心,于是它爬呀爬,去问老牛和燕子借尾巴,它们的尾巴又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读,回答问题,板书
五、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 复习生字词,带上理解开火车
捉蚊子 您好 挣断 一条蛇 爬行
2. 书写生字“条”、“爬”
条: 横撇一捺要舒展,
包住下部贴中线,
“小”字两点往下压,
一横稍短别忘记。
爬: “爪”靠左,
一捺长长像尾巴,
右上“巴”字靠着捺,
竖弯钩贴着中格线。
3. 师范写,生书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