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员个人小结
李霞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围绕作业设计开展了如下实践:
一、了解学生作业现状,让课题研究立足实际
(一)学生作业态度
(1)完成任务型的作业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作业态度造就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业。从作业情况看来,极少数孩子态度端正,保质保量的完成。绝大多数孩子就是完成任务型的作业态度,至于做得好不好,对不对,都无所谓,仿佛作业是为老师和家长做的。更有懒惰者,连作业都完成不了。
(2)简单作业马虎写,深层作业瞎写
对于不同的作业类型,学生的完成度参差不齐,简单作业,学生们眼高手低,频频出现小错,对于深层次,需要思考的作业,要么瞎涂几个字,要么就干脆空着不写,因此这样的学习态度很难进行作业设计的有效实施。
(二)学生学习能力
一个班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很多学生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往往制约着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课堂上,对于有思维力的问题,部分有能力的孩子情愿选择沉默,不愿分享交流,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越来越后退。有的学生甚至对于题目的解答无从下手,没有方向,没有方法。因此,教师布置的个性化作业往往收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于作业的评价
对于作业的评价,学生都是局限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各种精神而富有内涵的评价方式置之不理,甚至不屑,只有物质才能驱动学习的兴致。
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方式很少,由于家长对孩子们学习监管不力,几乎没有家长对孩子作业评价。
二、立足实践研究,让课题研究有效
针对于上述作业现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作业的设计,让作业的类型多样化,丰富性。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提升学生的能力要求。例如,对于基础性作业,摒弃传统的抄写,而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整理难写易错的词汇,由一到多,勾连一类词汇的学习。而对于创新类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到达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例如:做单元知识点小报,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学生不再是作业的复印机,而是在作业中有所创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