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个人总结
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决非只字片语能够说清。经历了六年的努力和锻炼,在学校的大力关心下、在教师们的真诚帮忙下,我正在一步步地成长。现将一年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功助我成长
孟夏之时,万物竞秀。我有幸参加了2019年区综合实践基本功比赛。2018年虽然参加过劳动与技术基本功,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研究分支,但依然是知之甚少。这次的比赛又让我与综合学科结缘,再一次去认真研读指导纲要,研究课型,明确方向。
第一轮比赛内容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二项专业技能:理论考试、课例评析。第二轮比赛为课堂教学,课题是《我看家乡新变化》,可以选择“选题指导”“方法指导”两种课型中的一种设计教学活动。
比赛前一周,我认真熟读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刻苦钻研理论,准确把握课程纲要的方向,关注课程纲要倡导的实施方式在理论考试的观点阐述中,我能够得心应手,但是大部分的都是开放题型,要理论联系实际谈谈某些观点,有些不知所措。比如小组合作中,如何引导学生由“合坐”到“合作”?你如何看待教师的有效指导?其实所有的课程都是相通的,我们更应该明确目前教育的大趋势,必要时可以学习参考一些论文来指导自己常规的课堂教学。
在课例评析中,我借助指导纲要中课程要点,深入浅出地表达视频课所折射出的课改亮点,本着学习的态度,中肯地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在备课和模拟上课环节,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体,基于方法指导课课型的规律和特点展开设计活动,设计了活动评价表、树形思维导图等亮点环节。通过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架,让学生走得稳;通过指引前行的方向,让学生有追求;通过引入对立的观点,使学生有思考。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比赛,既明确了自身的优势,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
二、反思成就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要载体,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努力打造简单而实在的高效课堂。积极探索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路径,力争开创出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三、科研提升水平
作为年轻教师,我们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理论水平低,对自己的工作不善于总结归纳,现在,通过对教育研究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握了教改方向,坚定了探索新路的信心,并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认识到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新时期的教育家。因此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课题研究,积累大量研究经验,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教科室的带领下,撰写的论文获区教海探航二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如果能够坚持上好每一堂课,坚持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坚持辅导学困生不放下,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坚持做好平凡的每一件事,那也是不容易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坚持去做一件有好处的事,哪怕是再小的事,时日一长,也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