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大字头一个偏旁,能美观书写医、别、奇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
3、借助插图和关键词,体会棉花姑娘的情感变化,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清脉络。
教学难点:抓住“可恶”,体会棉花姑娘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认识棉花:
1、小朋友这节课老师请来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它长在棉树上,果实成熟以后,可以制成棉衣、棉被等。伸小手,我们把它写在黑板上。棉是左右结构,木字旁,右边白白的毛巾。
3、她长得真漂亮,课文把它当做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姑娘。娘这个字很特殊,单独念二声,在这里念轻声。谁做小老师教一教?指名一人读。
4、放进课题还能能读好它吗?坐好,读课文19——棉花姑娘。
二、了解病因,体会情感:
1、棉花姑娘来啦!快来看她这是什么表情?(伤心、开心)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你就坐端正。
3、课文读得这么认真,答案一定有了。
生病了伤心,病好了开心。重要的信息写在黑板上。对照板书我发现,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一个字——病。病之前我们认识了,现在来记住字形。书空。
3、棉花姑娘为什么会生病?
(1)(出示第一幅图,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指名读第一句。
(2)瞧,这就是蚜虫。听完蚜虫的介绍,你觉得它们是怎么样的蚜虫?这么讨厌、凶狠的虫子,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可恶的蚜虫(指读)。恶是个多音字,表示讨厌的时候读wù。蚜虫伤害了我们漂亮的棉花姑娘,所以这是——可恶的蚜虫。
(3)而且这样可恶的蚜虫还不是一只,而是——许多。多么讨厌的蚜虫呀,棉花姑娘好可怜呀,带着你的感情,一起来读第一句。
(4)这么多可恶的蚜虫不停地叮咬它,棉花姑娘会怎么想呢?
(5)“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盼望。
给“盼望”换个词。这份期望,渴望,能读好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6)评价:她把词读得很重,强调得特别好!标点符号读得好!表示强烈的情感,还皱起眉头带上表情,我们一起读!
(7)除了盼望,还有个词读得特别好:治病。听出来大家多么希望棉花姑娘快点好起来呀!
(8)男女生配合读第一小节。
三、回顾治病,理清脉络:
1、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七星瓢虫)
你认识七星瓢虫吗?看看图,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吗?
2、课文中的七星瓢虫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出示句子:小虫子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
3、现在我们都是帮忙治病的七星瓢虫,一起来介绍一下自己。(很自豪)
4、小朋友们真厉害,都认识七星瓢虫,可是棉花姑娘可不认识,所以她——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关注标点读好问句你们可真厉害。这里有一个词叫“惊奇”,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好奇、吃惊,懂了词语的意思,句子会读得更有感情。讲“奇”。
5、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你们看(出示图片)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颜色更美更艳了。你还知道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我们把词组放进句子里,读出棉花姑娘的美。
6、为了治好病,棉花姑娘之前请了好多医生给她治病,都有谁呢?快速朗读二、三、四小节,相机教学干、别。
(1)干:树干的干四声;干像叉子一类的猎具或武器;本课指的是树的主体,指一指;多音字;上横短,下横长,一竖居中站稳当。
(2)别:加一加、组词。
7、概括内容:因为棉花姑娘( ),所以她( )。她请了( )、( )和( )帮忙治病,最后( )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8、为什么这些医生没有帮棉花姑娘治病呢?我们下节课再解决。
四、把握结构,指导写字:
1、棉花姑娘治好了病,结了更多的棉花,还和生字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想一起玩吗?
2、书写医、别、奇。
(1)医:先写上横再中间,三横间距要相等。最后竖折写方正,折笔横长别忘记。
(2)别:左边另字瘦而长,右边竖钩直有力。
(3)奇:奇字奇字真奇怪,大的一点变成点。可的一横拉拉长,不能让大掉下来。
五、板书设计
生病 蚜虫
燕子
19棉花姑娘 治病 啄木鸟
青蛙
病好了 七星瓢虫
六、教学反思:
1、朗读是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第一课时安排的朗读时间还不够多,形式也比较单一,除了指名读和齐读,还可以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或者师生配合读,教师也要适当范读,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2、“可恶的蚜虫”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借用了蚜虫的自我介绍已经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但是只是问一下“你感觉这是怎样的蚜虫?”学生就只会说这是“可怕的、讨厌的、坏的”一类,触发不到根本。如果再继续追问“为什么可怕?你为什么讨厌”,那学生对蚜虫的“可恶”将理解更加深刻,进而也能更好体会棉花姑娘的“盼望”。